近年来,太仓市立足“科学化、制度化、多元化、广泛化”,从加强组织建设、思想建设、阵地建设、平台建设四个方面入手,使离退休干部党建呈现出组织生活正常化、学习教育经常化、日常活动文娱化、发挥作用常态化的良好局面。
一、立足科学化,加强组织建设。一是优化支部设置。太仓市委老干部局与市委组织部、机关党工委联合下发《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意见》,切实加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建设。目前,全市建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39个,混编支部11个,临时党支部、党小组9个,保证了每一位老干部党员组织上有归属、活动上有载体、生活上有照顾。现有12个全市“五好党支部”、3个“五好党支部”标兵。二是配强支部班子。注重把党性强、威信高、身体好、有奉献精神的同志选入党支部班子,提倡在职或二线干部担任党组织书记。目前,老干部党支部班子成员平均年龄在68.7岁,在职时都是从事党务工作的领导,做到班子健全,结构合理,分工明确。三是规范机制制度。建立健全了组织生活制度,认真落实好“三会一课”制度、学习制度、报告制度、联系党员制度、党费收缴和管理制度、监督检查制度等,基本做到了“四有”,即有领导分管、有专人负责、有经费保障、有活动场所。
二、立足制度化,加强思想建设。一是认真落实老干部政治待遇。认真落实老干部政治学习、阅读文件、情况通报、参观考察、走访慰问、在职领导联系老干部等八项制度。每年组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通报会2次、迎春茶话会1次、参观考察2次、专题辅导及报告会4次,已形成常态。二是实施三年轮训计划。制定下发了《全市离退休干部党员三年轮训实施方案》,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学习进行了安排,利用三年的时间,确保全市90%以上的离退休党员干部至少参加一次集中培训。目前,已开展两期,共计600余人参加培训。三是加强经常性的宣传教育。通过及时更新“老干部家园”网站、每周播出一次“常青藤之音”调频电台、每月编印一期“常青藤”月报、每季度举办一次“常青藤”大讲坛等全方位、多层次的立体式宣传教育,满足不同层面的老干部学习教育需求,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增强宣传教育实际效果,确保离退休干部思想常新。
三、立足多元化,加强阵地建设。一是用好娱乐活动阵地。老干部活动中心搬迁后,有20多个活动项目,为老干部学习教育、体育健身、娱乐休闲于一体提供了活动场所。二是用好教育培训阵地。成立了老干部党校,每年举办一期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培训班,邀请理论专家或党政领导为老同志讲解政治理论,解读会议精神。三是用好终身学习阵地。充分整合老年大学的师资、经费等资源,拓展老干部大学办班规模,开设了涵盖科技、文化、电子、园艺、家政、文艺、娱乐等20个专业,让老干部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专业学习,老干部在学习中汲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四是用好社区服务阵地。借力“四就近”服务,依托社区党组织优势,成立老干部学习小组、临时党支部,配备党支部书记助理员;开办“红色大讲堂”,推行“大社区+小区+楼宇”等灵活、便捷的形式,就近开展学习活动。同时,通过开展特色服务,解决老干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极大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四、立足广泛化,加强平台建设。开展“激发正能量、唱响夕阳红”主题实践活动,通过搭建“十项平台”(建言平台、监督平台、宣讲平台、“四就近”平台、活动平台、维稳平台、爱心平台、助教平台、帮带平台、联谊平台),引导老干部当好“十大员”(服务发展的“调研员”、政风行风的“监督员”、现代化建设的“宣传员”、创新社会管理的“协理员”、科学养生的“推广员”、和谐社会的“调解员”、 扶贫帮困的“领航员”、关心下一代的“辅导员”、青年成长的“指导员”、中外文化的“传播员”)。活动开展以来,全市老干部建言献策被采用51条、为青少年作传统报告100多场次、宣传时事政策47场、办道德讲堂28场次、化解矛盾纠纷126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400余件、捐资助学20余万元、帮带大学生村官18名、青年团员干部23名,走进4家欧美企业、3个村、7个社区、2所学校,送电脑6台、打印机4台、多功能收音机10台、书籍3000余册、书法作品100余幅、文艺汇演6场,有力的展示了新时期老干部“为霞尚满天”的精神风貌。《中国老年报》二版头条刊登了我们《把“夕阳梦” 融入中国梦—太仓市老干部积极助力社会发展》的经验。
(2014-05-16 太仓市委老干部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