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机构 工作动态 离退休干部党建 服务管理 发挥作用 队伍建设 学习园地
太仓市委老干部局召开太仓市改革发展20年回顾老干部座谈会
【发布日期: 2013/11/19 】【来源: 太仓市 】【阅读次数: 7074 】【关闭窗口

 

    近日,太仓市委老干部局分别邀请部分离退休干部参加太仓市改革发展20年回顾老干部座谈会。老干部是改革开放的亲历者、见证者、参与者与实践者。座谈会上,大家抚今追昔,谈感受、忆经历,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畅谈了太仓撤县建市20年来巨大变化。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全力打造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太仓样本,发挥余热,做出新贡献。

 

经济腾飞  成就辉煌

 

    改革开放,撤县建市,为太仓经济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老领导周振球首先发言。他说:我于1990年调到太仓,是最后一任县委书记,第一任市委书记。弹指一挥间,20年来太仓发生了历史的巨变。忆当年,看今朝,感慨万千。太仓由农业化的城镇逐步发展成为工业化的城市,内资外资企业不断增加,港区、新区飞速发展,工业经济快速增长,财政收入成倍翻番,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实力不断上升,社会和谐,人民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这一切都是历届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共同奋斗努力的结果。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对照要求,找准差距,不断前进,大展宏图。

    讲到撤县建市,时任太仓县政协主席的张祖勤历历在目。他说:为了撤县建市的申报工作,我们奔苏州,转南京,到北京,上上下下各部门先后跑了三年终转成功。县改市虽然一字之差,但性质地位大不一样,这是太仓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撤县建市给太仓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太仓逐步实现城市形态的转型跃进,城市经济结构形成区域特色,城市社会更趋和谐,城市文化繁荣,商业兴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愈益凸显小康社会的价值风范。已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前十位,成为江苏省首批率先全面实现小康县市之一。

    离休干部戴干以一首顺口溜开头:春风吹拂新太仓,改革开放指航向,撤县建市变化大,全市人民亲目睹,天翻地覆慨而康,美丽太仓乐华章,田园城市风光好,幸福城市人人享。接着他说:改革开放20年来硕果累累,这得益于历届领导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太仓的发展方式已进入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行列,有65个国家和地区在太仓投资发展,其中不乏世界前500强,还有不少中央企业,可喜的是,我市也有企业家到国外办厂,有效地提升了太仓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离休干部陆冬泉说,我在港区干了十年,亲历了港区从一条桥,到如今码头、吊塔林立,企业似雨后春笋,特别是船舶吃水深度实现“四级跳”后,助推港口向“大港口、大物流、大产业”快速发展,朝着海港化迈进。为此,他即兴颂诗:“古港新生聚万商,巨轮络绎笛声昂。以港强市展新貌,六国码头更兴旺。”

 

城市面貌  日新月异

 

    20年来,太仓坚持科学规划城市功能形态发展,不断拓展城市空间,提升城市品位,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退休干部高小华说:我1993年到城建局工作,20年来参与城市建设,看到我们的城市扩大,长高,变美了。原来城市建成区只有中心城区一块,面积仅8平方公里。现在城区就增加了新区一、二期,科教新城和金仓湖片区,再加上港城,全市城区面积扩大到46平方公里。93年只有弇山大厦一幢11层高楼,现在中心城区12层高楼就有400幢,其中,超百米高的有10多幢。城区环境优美,人均绿化面积从不足3平方米,现在增加到13.5平方米,绿化率达37%,绿化覆盖率达42%。

    对于城市面貌的变化,退休干部方培荣说:20年前,全市没有一条二级以上的公路。从93年起,对市内公路逐步拓宽改进,后来围绕“一市双城三片区”的城市总体规划,公路建设以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为目标,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至今年年底,全境拥有3条高速公路。目前全市“六纵七横九连接”的公路主枢格局已经形成,公路总里程1256公里,密度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更可喜的是1986年太仓开通公交线路,当时只有1辆公交车。如今城乡公交线路达56条,公交车辆236辆,智能公交候车亭213个,达到村村通公交,市民出行更便捷。70周岁以上的老人、中小学生在市内还可以免费乘坐。

    谈到农村变化,退休干部许勤生是津津乐道:我一直在农业部门工作,深深感到太仓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了农村和城市的逐步接轨,在发展现代农业上,走园区化、合作化、产业化、农场化的“四化”之路。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率已近90%,被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太仓在全国首创发展合作农场,被誉为世界现代农业的“第五种模式”。现在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农民集中居住小区已有5万农户乐享“城市”生活。对此,离休干部徐惠民高兴地说:我家住在新毛,5年前,新毛管理的东部还是城厢镇东林村的一部分,随着金仓湖的开发,这里每年都在发生变化,东林佳苑建成了,电站花苑即将投入使用,新毛小学建成在即,整个区域内一条条新建的道路纵横交错,每天40班公交车开到居住区,过着城市居民一样的生活,实在太开心了。

 

社会事业  惠泽百姓

 

    在改革发展中,我市坚持以人为本,把民生作为社会事业建设的基石,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离休干部徐伟、曹有才等人认为:20年来太仓发展亮点纷呈,老百姓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特别是近年来,我市按照“学有优教、住有宜居、医有良医、老有善养”的要求,初步实现了各项公共服务城乡一样全,公共服务设施城乡一样优,公务服务城乡一样好,城乡群众对公共服务的感受一样满意,使公共服务公平的惠及最大范围的人民群众。

    退休干部查培才说:96年社保局成立时,基金只有两三千万,后来增加到10亿多,现在有100多亿,这主要得益全市经济迅猛发展,市领导一路为社保开绿灯。

    2011年,全市实现了城乡居民社保、医保、养老保险“三保并轨”。目前全市社会养老保险参险率保持在99%以上,城乡老人养老保险享受率达100%。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覆盖所有人群,是全国唯一的“创新实践研究基地”。我市正推出了在全国独创的社保制度,如“土地换保障”制度,使10万多户被征地农民纳入城保的达95%;出台了医保待遇向基层、老人、低收入群体和特殊病人等“四个倾斜”,2009年以来,已有21万余人得到实惠;在全国首创“大病再保险”制度,惠及大病患者2600多人。这一做法得到国务院医改办的充分肯定,正纳入国家医改工作的顶层设计,并将惠及全国。

    讲到卫生方面的变化,长期从事医疗工作的退休干部刘玉骥深有体会地说:太仓不仅新建、扩建了市里的三大医院、各镇的四个医院,而且新建了2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疗设施条件大大改善,市民就医越来越方便。特别是经济发展了,医保全覆盖,大病再保险,有效地缓解了患者的压力,惠及老百姓。原来市一院每年老百姓就医欠账四五十万元,现在仅外来工有些欠账。

    原来在民政局退休的沈惠球说:20年来,太仓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很快,各个乡镇的福利院、市颐悦园等发展迅速,养老机制健全,老人的日常补贴增多,让老人们能够安享晚年。现在的日间照料、居家养老等工作更是提升了老年人的幸福指数,减轻了家庭负担,让老年人老有所养。太仓还被评为“中国长寿之乡”。

 

文化繁荣  商业兴旺

 

    一个城市的繁荣,离不开文化教育、商业的兴旺发达。

    离休干部张业希说:我当时分管文教,造了2幢教育楼,到处去要钞票。现在市里每年要拿出4%的财政收入用于改善办学条件。记得我第一次接待吴健雄的时候,她提出办所大学,我讲县里办不起。后来,到市里她还提出培养人才办高校。现在大学有了,职校有了,双元制人才培训基地也有了,吴老的愿望也实现了,大家很高兴。讲到文化繁荣,张老又说,原来太仓文化设施硬件较差,后来,特别是近5年,太仓加大投入,新建了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大剧院,随后又建了太仓美术馆和名人馆;还有商业上的世纪南洋影院、大地数字影院、华旭影院、万达数字影院;再加上市、镇、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娱乐设施,200多支业余文艺团队、开展“百团大展演”、“文化礼包送万家”、“欢乐百村行”“数字电影天天放”等一批文化惠民活动,完全可以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享受文化幸福时光。

    从教育局退休的朱树铭回忆说:原来我在学校时,上级每年只拨几万元,后来逐步增加到几十、几百万,现在提高到几千万。特别是科教新城实小、新区四小的投资超亿元。据了解,“十一五”以来,我市场地新建和改扩建30所中小学校。自2007年以来,我市连续7年把教育建设工程纳入政府实事工程,投资近30亿元组织实施各镇学校建设十大工程,中小学校舍升级工程。高水平、合理化配置教学资源,全面提升中小学、幼儿园的办学和教育现代化水平。我市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城乡学生同享优质教育,外来娃享“同城待遇”,成为首批“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

    讲到商业兴旺,离休干部茅炳琰讲:20年前城区商业只有五六万平方米,主要集中在人民路、武陵街和县府街、新华东路一带,比较有名的就是新城商场、镇洋商场和人民商场。现在人民路两侧的商家已经连成片,有新世界百货、华联商厦、新城广场、南洋广场、华旭广场等现代大型商业空间,呈现出一种全新的“中心综合体”生活模式,另外还有万达广场、大润发、乐天玛特、沃尔玛、义务小商品市场等生产生活资料市场,演变为成熟的商业圈,成为我市城市商业日渐丰富的代表。商业设施的完善,给市民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实惠。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从1993年的10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95.8亿元。20年增长了近20倍。有人说,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们要买中高档商品都喜欢到上海去买,穿上一件在上海买的衣服就会觉得身价倍增,还会不时在亲友面前炫耀一番。

    退休干部王大经更是兴致勃勃地拿出一张张珍藏多年的新老照片进行对比,边放投影边解说,更加激起了大家对太仓的赞誉。

    座谈会上,大家对太仓今后发展,要进一步提高经济总量和效益,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注重生态环保,加强对农村集中居住小区管理,发挥老干部作用、关心下一代等方面提出了宝贵意见。

    盛世华章,沧桑巨变。二十年筚路蓝缕,二十年砥砺奋进,二十年春华秋实,将激励我们信心满怀,激情澎湃,挥洒青春和汗水,创建太仓更加美好的明天。

 

 

 

 

中共苏州市委老干部局版权所有 地址:苏州市三香路558号 邮编:21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