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秋高气爽。苏州市第一中学离退休党支部组织党员,车轮滚滚,一路直奔苏北革命老区海安、如皋而去。
在海安,党员们参观了“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联合抗日座谈会会址”和“海安县博物馆”,也就是韩国钧故居。韩国钧(1857年—1942年),江苏海安人,清光绪五年(1879年)中举,民国成立后,历任江苏省民政长,安徽巡按使,江苏巡按使、省长、督军等职。1940年春,新四军挺进苏北敌后,韩国钧应新四军苏北指挥部陈毅的呼吁,力持正义,邀请苏北8个县知名人士,在故居内主持召开了“联合抗日座谈会”。会议团结了爱国人士,壮大了抗日力量,为新四军黄桥决战的胜利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来到如皋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纪念馆,党员们第一眼看到的是在纪念馆前方正中央嵌着一颗巨大的红色五角星。在五角星的上方雕刻着张爱萍将军苍劲有力大字“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纪念馆”。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如皋地区活跃着这样一支队伍,它在国民党统治的卧榻之侧横戈跃马,驰骋苏中七县,带领工农群众打土豪,惩恶霸,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这支队伍就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红十四军的战斗史诗,使党员同志们又一次接受了血与火在精神上的洗礼,有多少志士仁人为了今天的幸福,抛头颅洒热血,把生命留在了通往胜利的征途上。如今的幸福来之不易,我们唯有珍惜,唯有时刻牢记中国的历史,唯有看到中国能走到今天这个地步,是靠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真正懂得去珍惜今天的幸福。我们一定要在有生之年,“传承红军精神,致力以史育人”,为中国更加美好的明天,传递正能量。
带着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党员同志们在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纪念馆前合影留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