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关工委立足江南地区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和改革开放后昆山奋发争先的现实资源,紧密结合全市宣传思想工作的主题,充分运用老同志亲历亲见的资源,从1995年开始着手搜集各类资料,编辑适合青少年阅读的系列乡土教材。发放给全市广大中小学生阅读。
十八年来这些可敬的老人们共编写了14本乡土教材,5万多名少年儿童读到了此类教材。这些教材可以细分为5大类型:《古今道德故事百例》等书以思想道德教育为主题;第二类为革命传统教育题材,有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的《牢记血泪史》,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50周年的《让青春更美丽》;此外,还有弘扬民族精神,歌颂改革开放成就及家庭教育、法制教育等方面的乡土教材。在编辑过程中,老干部们始终坚持“用本地故事教育本地孩子”的原则,14本乡土教材中90%以上的内容取材于昆山,多数文章由老干部们深入一线采访写成。 这些教材发到青少年手中后,许多学校将其作为德育教育的阅读书目,有些学校还在发动学生认真阅读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征文活动,新镇中学等学校在开展征文活动后,先后收到了《也谈网络道德》、《我学宽容》等多篇质量较高的征文。一些孩子在阅读了反映昆山本地优秀青少年事迹的《自强不息赞》后,在征文中写道:书里说的都是我们身边的事,有的榜样以前还听别人介绍过,觉得特别亲切,学习他们时就特别有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