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机构 工作动态 离退休干部党建 服务管理 发挥作用 队伍建设 学习园地
用爱心为离休干部服务的陈惠良同志
【发布日期: 2009/12/21 】【来源: 创投离退休中心 】【阅读次数: 2383 】【关闭窗口
    2009年12月1日,在苏州创元投资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离休干部第六党支部支部大会上,到会的全体党员异口同声地赞扬工作人员陈惠良同志为大家服务的精神和态度。一致提议希望中心党委在年终总结时,给予表扬和奖励。
    离休干部年岁已高,最大的90多岁,最小的也近80岁了,大多体弱多病。为这一特殊人群做好管理服务工作,的确有其很多困难和特点。要受到全体离休老同志的赞许,更是件不容易的事。那么,创元投资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的陈惠良同志是怎样做好离休干部的工作,为老同志服务的呢?
    一是精心服务。根据全年工作,陈惠良同志对待每一次学习、会议、参观、疗养、慰问、走访,都是做到周密计划,仔细安排,精心准备。在每一次会议、活动之前,都是提前3天,设法通知到每个离休干部本人,并提出应该注意的事项。会议、学习过程中由于材料准备充分,用时精练,效果良好,非常适合于高年老人。外出活动中,陈惠良同志总是跑来跑去,瞻前顾后,大到身体状况,小到上下汽车,处处提醒、忙够不停。由于精心服务,辛勤劳动,我们支部组建以来,一直安全无事,各项活动,从未发生过任何差错。
    二是热心服务。在烈日当空的夏天或朔风迎面的冬季,陈惠良同志在走访老同志的过程中,常常一个人默默地提着沉重的物品走家窜户,代表中心党委登门慰问,送去党组织的关怀与温暖,深切感到中心党委是我们离休老同志的家。疗养期间,是陈惠良同志与大家接触最多的时刻。每餐他都要到餐桌前问长问短。每天晚上都坚持查房、询问情况。记得,今年在南京钟山疗养院疗养时,有一位老干部家属突发心脏病。陈惠良陪同回苏安排住院,安排好后,又连夜赶赴回疗养院,第二天照常为大家服务。这种不辞辛苦,不怕疲劳的连续作战的工作作风,很像老同志们在以往革命岁月中的优良传统,深得大家赞赏。
    三是贴心服务。在和老同志接触中,一贯地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尊敬热爱老同志。陈惠良同志他能够了解掌握同志们的很多情况。事事心中有数,心贴心地为老同志服务。这是最为难能可贵之处。新苏厂离休的张萍同志,孤独重病、长年住院、卧病不起,陈惠良同志常去看望,张萍常常感动得老泪纵横。张林同志年已87岁高龄,在疗养中,只要张林每次外出,陈惠良同志必定陪在身边,上下小推车,上坡下坡,总是贴心照料。张林本人及其他同志都深受感动,心里感叹亲生儿女也不过如此。
    有的老同志,子女不在苏州,属于空巢老人,陈惠良同志主动与社区取得联系,请社区多加关照。有一些年龄已经80左右的老人,由于各种原因,长久未能加入党的组织。在中心党委关怀下,陈惠良同志对这些老同志十分重视,同支部一起,帮助教育他们,使他们加入党的组织,终了心愿。三年来,我们支部有位抗日战争参加革命的老同志,离休后始终关怀青年的成长,热心于传统教育活动,做了大量的工作。陈惠良同志都是积极支持、大力帮助、影响深远。
    我们支部成立几年来,在陈惠良同志的帮助服务中,人人心情舒畅,全体同志团结和谐。积极踊跃,参加各种会议、学习、活动。有的走路都不便了,子女、保姆推着小车子搀扶送来。每次集体活动中,老同志们人人兴高彩烈、笑逐颜开、气氛欢乐。而且处处听从指挥,很有品味。真是沉浸在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氛围中。
    陈惠良同志这种精心、热心、贴心服务。关键是出于一颗对离休老同志的爱心。是用“心”在为大家服务。具有这颗爱心是陈惠良同志本人的思想素质决定的。具有对党的历史有正确的认识的人,才能对离休干部有正确的态度,也才能具备对党的老年工作的责任心,也才能具有这颗爱心。才能完成党组织的历史重托。(汪宏华)
 
中共苏州市委老干部局版权所有 地址:苏州市三香路558号 邮编:21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