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机构 工作动态 离退休干部党建 服务管理 发挥作用 队伍建设 学习园地
积极老龄视角下离退休干部赋能发展有关思考
【发布日期: 2025/7/17 】【来源: 太仓市委老干部局 】【阅读次数: 697 】【关闭窗口

在全球化背景下,老龄化已经成为众多国家面临的共同挑战。为了减轻老龄化对社会和经济带来的压力,许多国家与地区都在积极探索如何高效利用退休人员的宝贵经验和智慧。我国正面临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这一现象对社会经济发展、公共服务供给以及家庭结构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离退休干部作为老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积极老龄化的进程中具有很大的赋能发展潜力。本调研报告旨在从积极老龄化的视角出发,深入探讨太仓市离退休干部的赋能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一、基本情况

(一)老龄化现状

作为富裕型中国长寿之乡,太仓市人口老龄化发展迅速,1985年我市就进入轻度老龄化社会,早于全国近二十年。截至2023年底,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16.97万,老龄化率达31.27%,四十年间,老龄化比例增长超20%,我市已然进入重度老龄化城市行列。针对这一情况,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现代田园城、幸福金太仓建设路径和发展内涵,将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新时代老龄工作全过程,在经济、社会、文化领域打造太仓老字号新样板,不断推动乐活长寿文明蔚然成风。同时,把老年人作为人力资源去开发,而不是社会负担,使老年人人生价值得以升华,实现老有所为。

(二)离退休干部基本情况

离退休干部作为老年群体中最为活跃、最具社会影响力的一部分,对社会老年人有着较强的示范引领作用。目前,我市共有离退休干部1459人,其中离休干部55人,市管退休干部1404人。从年龄结构看,75岁以下的757人,占51.8%;从文化程度看,本科及以上578人,占比39.6%,其他学历881人,占60.4%;党员1375人,占94.2%,非党员84人,占5.8%。广大离退休干部具有不可替代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是一支不可或缺的银发力量。

(三)离退休干部作用发挥情况

近年来,太仓市委老干部局积极推进银发生辉·银龄行动,打造常青藤志愿服务品牌,为广大离退休干部发挥作用建队伍、搭平台、创机制。

一是组建了队伍。成立了157人参与的常青藤志愿服务队,设红色宣讲队、爱心帮教队、武术健身队、社会治理队、文明先锋队等5个志愿分队,开展送政策、送文化、送医疗、送科技等志愿服务活动300余次,服务群众近万人次,解决矛盾72起。培育了国强武术工作室、钱老师工作室、金丽萍调解室、培乐党员调解室等27个特色工作室,工作室带头人袁国强、钱文娟、金丽萍、诸培乐分别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苏州最美老干部、太仓好人。

二是搭建了平台。出台赞辉煌成就·聚银发力量志愿服务活动方案,开展银发先锋行动,为9助农、助老、助学公益服务基地授牌。充实常青藤爱心帮困基金,成立了芬芳助学基金,与金浪中学、贫困学子结对,开展系列帮扶活动。完成赞辉煌成就·聚银发力量”9个调研项目;围绕五送助发展,银发当先锋,组织老干部在助力城市更新、助力拼出太仓速度中发挥作用;围绕助力社会治理,组织开展科普、服务三农行动31次,组织医疗领域老专家开展暖心家园关爱行动8次。常青藤宣讲团成员以讲课清单+基层点单的方式开展经常性宣讲,开展老党员口述微故事”“娄江耆英微访谈活动。老干部参加每年七彩夏日”“缤纷冬日关爱班,进看守所进行帮教,关心关爱青少年。

三是提供了保障。从社会层面上来说,太仓是政社互动、三社联动基层治理模式的发源地,注重发挥老年人专业和技能优势,深度参与基层治理、社会公益事业。在老干部局层面,制定下发《太仓市老干部志愿服务实施方案》,对老干部志愿者队伍和志愿服务团队建设作出具体规定,对志愿服务体系构建、志愿服务的范围和形式、激励保障措施等进行了规范。在日常管理中,我局注重补充新生力量,及时吸纳新退休干部充实到志愿者队伍中。同时,加大对老干部志愿者的培训力度,采取座谈交流、技能培训、现场观摩等形式互鉴互学、提升能力。定期开展两美一佳评选活动,通报表扬8名最美老干部、16名最美老干部志愿者、4个最佳老干部志愿服务项目。拍摄《奋进一生 余晖正红》《满的信念》等专题片,大力宣传全国关工委先进个人张志明、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袁国强等人的先进事迹,让广大老同志学有标杆、行有楷模。

二、存在不足及原因分析

一是在作用发挥形式上有欠缺。部分老干部受身体状况、家庭情况、生活环境等因素影响,发挥作用区域、程度、内容等方面受到限制。如离休干部有独特优势,但人数越来越少且有些独特优势无法复制。目前,我市离休干部仅有55人,平均年龄接近94周岁,参加活动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在用自身经历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上有无可比拟的优势,随着离休干部人数越来越少,难以再找到如此典型和有威望的老干部进行替补。因此,我们在苏州市局的带领下,开展了致敬系列活动,但一些珍贵的画面只能留存于记忆中。退休干部有意向,但实际参与率不高。我们开展了希望在哪些方面发挥作用的调查,收到360份有效调查,占总人数的25.7%。大家在社会治理、文化宣传、扶贫帮困上意愿较为强烈,分别占35.28%28.06%27.22%,在经济研究等其他方面占比不到25%

二是在阵地建设上有欠缺。我们了解到虽然老同志离开工作岗位后社交圈变小,但实际上,多数老同志以前都是单位业务骨干,而且随着退休待遇的提升,老同志物质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为社会贡献自身才智的精神需求提到了更高层面,他们希望实现人生更大价值。但是当前,我市离退休干部发挥作用平台数量少、分布散,老干部作用发挥主要集中在理论宣讲、纠纷调解、关心下一代、文明创建等领域,在助力乡村振兴、医疗卫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领域的平台较少,导致一些本想参加活动的老同志因为没有合适的平台而降低了活动热情。

三是在机制保障上有欠缺。在全市层面上,虽然有六好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创建这一抓手,但离退休干部工委的指导力度不够,部分单位离退休干部党组织设置不合理,党支部凝聚力、向心力不够强,支部活动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没有真正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从老干部局层面来说,对老干部志愿服务业务培训的力度还不够,导致部分老同志文化知识、专项技能不能适应新时代需要,发挥作用的效果不明显。对如何树立开放、融合、共享的工作理念思考的不多、探索尝试的不够,没有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社会组织、社会力量为老干部提供更多有效保障。

三、积极老龄视角下,离退休干部赋能发展的建议及对策

我们要立足离退休干部宝贵财富”“重要力量定位,切实激励离退休干部为助力太仓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一是搭建多元平台载体,拓展银龄赋能广度。我们应主动搭建平台,提升行动的参与率和覆盖面。要在全市离退休干部活动场所统一打造常青藤志愿服务品牌,按照有形象化标识、有个性化内涵、有制度化推进、有显性化成效、有可视化阵地的标准,紧扣中心工作、紧跟重点任务、紧贴老同志所长,用好“1+5+N”模式,为银发人才发挥作用畅通渠道、搭建舞台。比如,通过谈心谈话、支部共建等活动,畅通老干部建言献策渠道。又如以老干部大学为阵地,以老干部兴趣小组成员为骨干,定期开展各类健康有益的比赛、展览和文艺联欢活动。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文艺演出下乡等活动,引导他们保持健康心态和进取精神。通过银发人才+专业服务模式,创新开展银发生辉·银龄行动系列活动。通过聘请退休干部党员担任银发文旅观察员、党建指导员、经济发展顾问等,在助推太仓农文旅发展、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战斗力,壮大村集体经济和为民办事等方面赋能发展。引导在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领域有专长的老干部开展科普下乡”“科技助农”“医疗惠民等系列活动,促进银龄人才资源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创新开展银青结对共建活动,搭建老干部与青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的平台,形成共学共促良好格局。

二是共建共享活动阵地,夯实银龄赋能基础。共享共用社会为老服务资源,提高软硬件水平,满足老干部日益增长的需求。在市老干部活动中心成立常青藤老干部志愿服务总站,在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老党员工作室建立老干部志愿服务分站。加强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建强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引擎。持续开展学习交流活动,提升老同志思想活力、工作动力、服务效力。加强品牌创新,按照一支部一特色、一支部一品牌思路,探索形成务实管用、各具特色的银发人才工作模式。结合干部荣誉退休制度,在做好退休谈话、退休交接时,筛选新退休人员入库,为银发人才库注入活力。建立银发人才、社会群众双向服务需求清单,形成双向需求征集、双向提供服务、双向沟通协调、双向评价通报四个双向机制,构建覆盖广泛、层次多样、高效管用的志愿服务平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推动银发人才作用发挥精细化。

三是营造关心关爱氛围,筑牢银龄赋能支撑。从调研情况看,做好服务保障是银发人才常态化发挥作用的关键。充分发挥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的协调作用,聚焦老干部发挥正能量,加强部门单位之间的沟通协调,整合本地各类资源,形成工作合力,构建协同高效的工作格局。成立银发人才发挥作用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衔接,做好银发人才作用发挥的经费和物资保障,推动离退休干部作用发挥制度化、机制化。要制定银发人才系列关心关爱措施,建立《志愿服务记录办法》《银发人才积分管理细则》等制度,对银发人才发挥作用实行积分制管理,从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给予鼓励,增强老干部志愿者的成就感和荣誉感。要为银发人才发挥作用提供保障,如为参加志愿服务的银发人才购买保险等。要选树优秀典型,定期召开最美评选、志愿服务工作交流会,对评选产生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给予适当奖励。用好宣传平台,公开展示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营造学习先进的浓厚氛围。

 

中共苏州市委老干部局版权所有 地址:苏州市三香路558号 邮编:21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