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州吴中区胥口镇防“疫”一线,有这样一群“夕阳红”,他们退休不褪色,一头银发践初心。他们就是村民交口称赞的“箭泾三老”,平均年龄已超60岁。苏州本轮疫情发生以来,他们再次挺身而出、迎“疫”而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织牢辖区疫情防控安全网发挥着余热、贡献着力量。
“战地记者”再次出列
在箭泾村核酸采样点现场,人们总能看见一名拿着相机的白发阿姨,她静静地来、悄悄地去,只留下相机快门的咔嚓声,她就是松梅阿姨。今年73岁的顾松梅是“箭泾三老”的一员,同时也是一名摄影爱好者。疫情发生以来,身为村里的老干部、老党员,顾松梅再次扛起相机,一刻不停穿梭在各点位上,拍摄着村里疫情防控的点滴温暖。
据了解,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顾松梅阿姨就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防疫工作。自此,她便有了一个新的称呼,那就是“战地记者”。她从镜头的视角出发,逆行在战“疫”的路上,定格下驻守卡口、入户宣传、维持秩序、测温查码、“大白”采样等最美瞬间。翻开松梅阿姨的朋友圈,一张张生动形象的照片,就是她抓拍到的最真实、最鲜活的防疫画面,也是她奔走在防疫路上的足迹。

“双重身份”下的担当
“乡亲们,请大家排好队,保持一米距离,佩戴好口罩,提前出示苏康码……”2月22日清晨,天还没亮,匆匆吃过早饭后,顾树春就赶到了箭泾村村委会门口的核酸采样点,开启了一天的忙碌工作。这已经是他连续奋战在“疫”线的第九天,但是67岁的他依旧干劲十足,哪里需要他,他就去哪里。
顾树春是村里的老党员,也是一名老兵。在了解到辖区疫情防控需要志愿者后,顾树春主动联系村委会请求再次为抗“疫”出力,也得到了家人的全力支持。“能为家乡的防疫工作出一份力,我觉得很开心。”说起这两年来,在防疫路上所做的点滴工作,顾树春很是自豪,24小时驻守卡口、走村入户宣传防疫知识、村内巡逻督导口罩佩戴、发动村民接种新冠疫苗、采样点维持秩序……村里防疫工作中的每一环,他几乎都参与过。“只要组织有需要,我第一时间到。”这是顾树春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也是这样做的。

6旬“铁娘子”的风采
“2020年我就参加过防疫工作,又熟悉村情村况,我先报名!”66岁的喻菊芳阿姨在“箭泾三老”微信群内这样回复道。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她再次主动请缨担任志愿者,支援核酸检测点。清晨五点,迎着寒风,喻菊芳准点来到核酸采样点位,布置现场、维持秩序、测量体温、喊话宣传、收拾点位,从第一来,到最后一个走。嗓子喊哑了,咽口唾沫接着喊;看到年龄较大的居民,主动上前帮忙;碰上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耐心代办……持续零下的温度,喻菊芳一丝不苟的地坚守在岗位上,她说:“不累不累!能做点事、出点力,心里很充实。”
据箭泾村党委副书记郁文军介绍,“箭泾三老”志愿服务队主要由全村热心公益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组成,目前共有120余人,此次已有20多人参与到区域核酸检测工作中,全程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其实,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箭泾三老”志愿队从未停下脚步,一直活跃在宣传发动、入户宣传、耐心劝导、督促防疫等防疫工作中,用行动坚守防疫一线。
岁月不经意间染白了他们的双鬓,却不曾改变他们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的本色。他们忙碌而活跃的身影,是严寒中奋战防疫前沿一抹抹暖心的“夕阳红”,演绎着胥江畔一个个亮丽的“银耀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