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机构 工作动态 离退休干部党建 服务管理 发挥作用 队伍建设 学习园地
平龙根:信仰的力量一一学习“四史”的一点感悟
【发布日期: 2021/1/7 】【来源: 姑苏区委老干部局 】【阅读次数: 3032 】【关闭窗口

        信仰、信念、信心,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在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喜庆日子里,在国际形势更加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学习“四史”,对于我们进一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既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及时的。     

      坚定信仰,创造千秋伟业

       一百年前的夏日午后,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李汉俊二哥李书诚的寓所“李公馆”,代表全国7个共产主义小组50多位党员的13名代表和2名外国人,齐聚于一张铺有白布的长方形会议桌旁开会。大会开了第6次会议后,因会场突然闯进一名法租界巡捕,代表们转移至距上海约100公里的浙江嘉兴,在南湖的一只小船上举行了最后一次会议。这次会议就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一百年后的今天,中国共产党已发展成为拥有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9000多万名共产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力量。
       七十多年前的“三大战役”前夕,国民党不顾全国人民抗战结束后渴望和平的呼声,悍然发动全面内战。此时国民政府的军事力量达到了高峰,军队总人数接近500万,而且大多为美式或盟军装备。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总人数是127万,最好的主力部队装备的就是步枪,最好的火炮就是缴获的日本山炮,我们的民兵甚至还停留在冷兵器时代,手持大刀就上战场。但就是这样一个悬殊的力量对比,仅仅三年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就发展到400多万人,加上人民群众的有力支持,国民党政权的大厦就轰然倒塌。什么原因?因为国民党领导的军队不顾人民死活、只顾自身私利。而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始终站在人民群众一边,代表着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个是信仰的丧失,一个是对信仰的拥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带来了截然不同的结果。
       四十多年前的中国,思想僵化,体制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如春风吹拂大地,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从农村改革到城镇改革,从经济领域到社会事业,从实践探索到顶层设计,积极稳妥,全面推进,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预计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迈上百万亿元新台阶。同时,“天问一号”、“嫦娥五号”、“奋斗者号”等科学探测实现重大突破,自贸区建设加快步伐,雄安新区建设初具规模。这就是中国共产党让中国人民富起来信仰的引领!
       八年前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紧接着,在2015年11月召开的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对全体人民的庄重承诺;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必须实现而且必须全面实现,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自此,一场脱贫攻坚奔小康的战役全面打响。十九大报告又将精准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赢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陆续推出了对口帮扶、生态补偿、异地搬迁、社会保障兜底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历经8年,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上首次整体消灭绝对贫困现象,这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初心的集中体现,必将载入中华民族、整个人类发展的光辉史册!

        坚定信仰,建立不朽功勋

       朱德,1909年考进云南陆军讲武堂,加入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团体中国同盟会,参加过辛亥革命武装起义和反对袁世凯复辟称帝的战争。1917年任滇军旅长,又在四川参加反对北洋军阀段琪瑞的护法战争。1921年任云南陆军宪兵司令部司令官、云南省警务处长兼省会警察厅长等职。蔡锷发起云南起义时,袁世凯曾派人携巨金向朱德行贿,唆使朱德倒戈,并担保事成之后晋其爵位。但是朱德已对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之现状深恶痛绝,决不为威逼利诱所动。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下,朱德逐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1922年为寻求真理赴德国学习,并几经周折找到周恩来,1922年11月经周恩来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朱德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后来在南下途中作战失利后,曾有部分官兵产生动摇。此时朱德站了出来:“愿意继续革命的跟我走,不愿意的可以回家,不勉强”,稳定了队伍,部队继续前进。1927年10月,部队到达江西大庾,朱德、陈毅对部队进行整顿,派遣党员担任连队指导员,加强了党的领导,带兵打仗的目标更加明确,部队战斗力大大增强。次年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成为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朱德被称为“红军之父”。从此,朱德在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在历次革命战争中屡建功勋,新中国成立后位列十大元帅之首。
       宋庆龄,尊为“国母”,但视荣华富贵如粪土,毅然与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决裂,为民族独立、人民幸福矢志不渝奋斗终生,终于在临终前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这就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信仰;邓稼先,出身于安徽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翌年进入美国普渡大学研究生院学习。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人称“娃娃博士”。随即放弃了在美国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回到了一穷二白的祖国,组织和领导了我国的核武器研究,被称为“两弹功勋”。“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这就是新中国第一代核物理科学家的信仰;袁隆平,年轻时不顾父母反对立志学农,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我如果不在家,就一定在实验田。如果不在实验田,就一定在去实验田的路上”,被誉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无党派知识份子的楷模”,这就是他们那一代爱国知识份子的信仰。类似的例子还有许许多多,他们当中,有的放弃高官厚禄干革命,有的历经艰难险阻奔延安,有的滿怀救国之志回祖国,有的甘愿隐姓埋名为强国。正是由于信仰的力量,使他们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在迷茫中找到了方向,在困难中增强了勇气,在绝境中迎来了曙光。他们建立的功勋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

      坚定信仰,铸就民族之魂

        方志敏,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赣东北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1924年,方志敏经赵醒侬介绍,在南昌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之初,他滿怀深情地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不管阶级敌人怎样咒骂共产党,但共产党始终是人类最进步的阶级一一无产阶级的政党”。他还写下誓言:“共产党员一一这是一个极尊贵的名词。我加入了共产党,做了共产党员,我是如何地引以为荣啊!从此,我的一切,直至我的生命都交给党去了。”1935年1月底,陷于绝境中的方志敏不幸被捕,他在《自述》中写道:“我已认定苏维埃可以救中国,革命必能得最后的胜利,我愿意牺牲一切,贡献于苏维埃和革命。”在《可爱的中国》一文中,他又写道:“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相信,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决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他在狱中还赋短诗一首:“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了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读着这样令人荡气回肠的诗句,我们深深地体验到了一种久违的感动。
是的,中华民族就是这样伟大的民族,中国共产党人就是这样为人民的利益而不惜流血牺牲的用特殊材料铸成的人!李大钊,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邓中夏,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者;向警予,党的第一位女中央委员和第一任妇女部长;左权,八路军在抗战时期牺牲的最高将领;杨开慧,毛泽东的革命伴侣;周文雍和陈铁军,刑场上的婚礼。“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为了新中国、舍身炸雕堡的董存瑞,杨靖宇、刘志丹、刘胡兰、江竹筠、赵一曼……,一百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他们用生命追求信仰、捍卫信仰、践行信仰和诠释信仰,用信仰的力量书写了信仰的传奇,树立了信仰的丰碑!据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普查,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全国为革命牺牲的共产党员和仁人志士共有2100多万人,他们用信仰的力量换来了劳苦大众的翻身解放,用信仰的力量奠定了人民共和国的千秋伟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小到一个人、一个集体,大到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会越挫越奋、越战越勇,否则就会不战自败,不打自垮”、“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改革开放的初心和使命”、“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讲得铿锵有力,讲得掷地有声!时光荏苒,我们已经两鬓斑白,但是初心不变,信仰永存。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认真学习“四史”,继续高举信仰之旗,高唱信仰之歌,锻造信仰之魂,向着“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努力奋斗吧!

        


 

中共苏州市委老干部局版权所有 地址:苏州市三香路558号 邮编:21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