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党中央提出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兑现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庄严承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梦想迈出关键一步的重要时点。
小康社会作为一种社会理想,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努力探索、追求为之奋斗的理想社会状态和目标。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诗·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意思是民众已经很劳累了,差不多可以休息一下了。可见,“小康”的“康”是指安乐、休息、安宁的意思。小康的说法用于对一种社会状态的描述,成为社会学、文化学、政治学的一个词汇,则见于西汉《礼记·礼运》中引用了孔子的一段话提到。孔子在腊祭之后,登上门楼,喟然叹曰:“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清末文人康有为提出大同思想,还写了《大同书》。中国几千年来儒家思想的理想社会就是小康社会,指的就是一种政治清明、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安乐的一种社会局面,这是儒家思想中一个很重要的思想。这种思想后来进一步扩大到民间,它的意思又发生了一点变化。在民间对小康的理解,就是生活比较宽裕。用现在的话讲,就是丰衣足食,在吃饱穿暖的基础上能够更进一步过着安定富裕的生活。我们现在讲的小康,是邓小平同志几十年前提出来的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目标,也可以说是一个标准。
我们国家提出的小康标准是什么呢?小平同志说过:“达到小康就是不穷不富,日子比较好过的水平。”国际上有两个不同体系的小康生活标准:一是以消费结构为参照系数的标准,即用于购买食物支出在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在50%以下(即恩格尔系数);再一个是人均GDP(国民生产总值)为参照标准,即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同志提出“中国现代化所要达到的小康社会,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800美元,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邓小平的设想反映了我国几十年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估量,他首次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加以定量化、形象化。1984年10月邓小平在中顾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详细勾画了到本世纪末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图景。同时,他还设想了到下个世纪中叶中国小康社会发展的前景。小康社会在邓小平的眼中,不单单是一个经济指标,而是一个综合概念,其发展目标包括人民生活目标,经济发展目标,政治发展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等方面的内容。所以,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生活殷实、人民安居乐业和综合国力强盛的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社会发展阶段。
小康社会对中国人民来说是千百年来浓缩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梦想,中国共产党顺应民心、审时度势正确地提出把中国建设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和目标,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创举。几十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新思想引领新实践,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新的伟大成就,建设小康之路经历了初步小康到总体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历程。从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目标,短短20年,决胜全面小康取得了重大进展。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当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2019年12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2020年新年贺词,提出2020年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那我们对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准,看看实现和达到了没有?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这是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目标。我国2019年GDP达到99.0865万亿人民币,折合美元14.5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人均GDP1.03万美元,接近全球1.15万美元人均数,但与世界发达国家人均4.8万美元尚有很大差距。
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359元,全国已达到小康社会标准。
3、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8000元。我国是农业大国,2019年全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为16021元,是标准的2倍。
4、恩格尔系数低于40%。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总额的比重,国家越富裕,这个系数就越低。根据发改委2018年数据,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4%,已达到富足水平。
5、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201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9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7.3平方米,已全面达到小康标准。
6、城镇化率达到50%。2018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9.58%。
7、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其实这一项已经不重要了,这些年智能手机的普及,很多电脑的功能已被智能手机代替,现在智能手机基本达到人手一机。
8、大学入学率20%。201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8.1%,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833万人。
9、2019年9月26日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时,国家卫健委公布2018年全国卫生系统人员总数达到1231万人,每千人口医生数达到2.59人,每千人口护士数达到2.94人,超过了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10、城镇居民最低保障率95%以上。2018年我国城镇居民最低保障人数为1008万人。
以上十个标准是根据查到的2019年国家公布的数据,查不到的以2018年数据代替。根据2018年官方公布的数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多项标准我们早已超额提前完成,2020年全面完成目标没有悬念。
今天的中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国强民富,人民生活安定、丰衣足食,过上了小康生活。想99年前中国共产党初建时中国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人民饥寒交迫……今天中国真的旧貌换新颜,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有以下几点认识。一是小康社会的含义是全面的、广义的。不单指人民生活方面的,它必须包括物质的、精神的、政治的、文化的多方面内涵。二是小康社会的建设是渐进的、不平衡的,要有国家物质基础作保证,国家制度作保障。三是小康社会的建设必须要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统一领导,有科学的正确思想引领。四是人民群众对小康社会认识是行动的基础。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行动的力量源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前既是决胜期,也是攻坚期。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改革之艰(疫情造成经济下行)的国内形势,我们既要打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战、攻坚战,又要有坚定必胜的信心、苦干实干的斗志。我们的一切成就都是干出来的。通过伟大的目标,最重要的是全民族提振精气神。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我们有足够的自信和底气。这种自信来源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引领;这种自信来源于坚定不移的改革开放,下大力气啃骨头,下决心攻坚克难,实现国家发展的蓝图;这种自信来源于我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为百姓排忧解难,多办事、办实事,让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这种自信来源于我们国家优越的社会制度,国家的力量、制度的保障,想干的事一定要干成、一定要做好的统一意志。我们要抓紧冲刺的关键时间,发扬奋斗精神、求实作风,发挥好我们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坚决把党中央的各项重大决策落实到实处,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
(苏州创元投资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退休六支部 陈子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