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宗光启战争多,
风雨飘摇百姓驮。
城墙护河砖巩固,
重修泰庙印佛过。
园林钱氏惠千古,
保境安民帝傅和。
宝塔云岩拔地耸,
虎丘从此景奇卓。
唐懿宗年间(859-873),统治阶级日趋腐败,社会矛盾急剧激化。唐僖宗乾符元年(874),王仙芝在濮州(山东鄄城北)发动起义,次年浙西狼山镇遏使王郢发动兵变,率万余人攻打苏州,苏州刺使李绘弃城逃走,次月右龙武大将军宋皓讨伐并收复苏州。唐朝末年农民起义和藩镇割据的局面就此开始,苏州也是风雨飘摇,非常动荡。乾符三年(876),刺使张传感到情势恶化,便重建了苏州城。据洪武苏州府志》记载,古城南北十二里,东西九里,周长四十二里三十步。
光启二年(886),感化(今徐州)节度使时溥手下的牙将张雄叛变,为发展自己的势力,占据苏州,自封刺使。当时苏州有很多军事势力,钱镠就是之一。光启三年(887)周宝部下内变,钱镠遣将搭救,不久周宝死了,部属徐约逐张雄占苏州。光启四年(888),从这个时候开始润州、常州、苏州一带进入了混战状态。天祐四年(907),哀帝李祝下诏禅位,朱温建立后梁,改年号为开平,封钱镠为吴越王,唐朝彻底灭亡。
开平三年(909),吴越王钱镠将吴江松陵镇以南的嘉兴北部的土地分出,建立吴江县,当时苏州下辖八个县。苏州在吴越国的统治下,稳定了六十年。后梁乾化三年(913),钱镠四子钱元僚被封为苏州刺使,于次年在阊门内重建泰伯庙。后梁龙德二年(922),钱氏再次将苏州城墙重筑加固,由于当时火器已经发明,为了抵御火器进攻,将土城改为砖城,城高二仗四尺,城厚二仗五尺,里外都有护城河,周围四十二里多。
后唐同光二年(924),钱氏重修开元寺,并迁移至盘门内,现在有明代吴梁殿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那两尊海上浮来的石佛也一并移来,1937年以后就不知去向了。钱氏造了大宅取名南园,钱氏家人都喜欢造园林,最出名为苏州的“东庄”、“金谷园”等为证。后周显德六年(955),钱氏在开元寺旧址建寺建塔。后周显德六年(959)钱氏在虎丘山巅建了一座砖木结构的宝塔,就是建塔的第二年,赵匡 在陈桥驿黄袍加身,宋朝取代后周。这座宝塔于宋建隆二年告竣,即为现在看到的虎丘“云岩寺塔”。
整个五代时期,苏州在钱氏“保境安民”口号的统治下,经济比较繁荣,人民生活也比较安定,钱镠对中原五朝廷都顺从,教导子孙称王不称帝,也不建年号。周围比较大的势力如杨氏吴和之后的李氏南唐,也不敢进犯吴越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