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机构 工作动态 离退休干部党建 服务管理 发挥作用 队伍建设 学习园地
周锡骏:春日读书随笔
【发布日期: 2020/5/14 】【来源: 姑苏区委老干部局 】【阅读次数: 2739 】【关闭窗口

        春天已悄悄接近尾声。退休后的每个春天,踏青、赏花、远足,我在暖风熏得游人醉的季节里,享受着诗与远方的愉悦。而今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迫使我从冬宅到春,错过了桃花樱花梨花的最佳赏花期,还取消了原订的春季旅游计划。脚步不能丈量,读书可以,在这个特殊的春天,读书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在春天里读书,是最好的时机;在春天里读散文,更是最美的享受。有人说“一个人忽然被推到水里——就是小说,一个人平平常常的走在路上——就是散文,一个人给大地弹射到月亮里——那就是诗歌。小说是想出来的,诗歌是蹦出来的,散文好似天上云朵不知何时生成……”这是多么形象的概括啊!我觉得散文就是作者日常生活里那些值得记忆、值得写下来的难以释怀的情感。我喜欢阅读散文,喜欢文字变化的活泼,喜欢跟随真诚的作家走进散文园林,享受阅读的快乐,寻找甜美的神秘。

        神秘何在?散文最大的文体特征是“形散神聚”。“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表现手法不拘一格;“神聚”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

         为何喜欢?因为取材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因为主题鲜明,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都是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散文的艺术魅力,我喜欢。

        我不是一个十分用功的人,读书不多、不杂。在书海里,最喜欢散文这朵迷恋的浪花,尤其爱看女性作家的散文,也就是被人戏称的小女人散文″。写一些自己经历的油米柴盐、坛坛罐罐的琐事,或写一些儿女情长、街头巷尾的见闻,在一桢桢的书页上,飘散出人物和故事的清香。女性的细腻、柔婉,使文字有超凡脱俗之感,像一朵淡香的白兰花,温馨清雅。那隽永清新的笔触,独享着氤氲地气的颐养、自然之风的透析,让我心底泛起涟漪,又常常令我陶醉。

        近日,好友潘敏送来她的新书《见花烂漫》。慢读、细品,我沉浸在静美的文字中,一读,就是一个下午。这本书收集了75篇散文,多以生活小品的面貌示人,小而精致,写得闲适,读来有意趣,说理叙事恰到好处。娓娓道来,是情景、是情趣、是感觉、是体悟、是令人深切领略的升华。我的思绪随着那些被记录的风物一起漫步,似乎是从书中拈来任何一篇,那清静  淡雅的苏州气息便扑面而来。我想起了范小青那本散文集《苏州人》,写苏州的风土人情、小城故事、生活情调及周边的小镇,在那些温情的“苏绣文字”中缓缓散发出来的江南味道。哦,《见花烂漫》也有这个味道,我好生喜欢。

        在春天里观景赏花,感受希望的生机;在春天里读书遐想,感受精神的旅行,这两者都是不可辜负的美好时光。今年的春天以无可抗拒的姿态强迫着我们禁足,但好在,我们还能读书,读书拓展了我的空间。捧一本好书,坐在春日里悠哉地阅读,体验思维的美好和感受的亲切,似一杯醇香的春茶,回味无穷。这种读书的意境,如春风拂面, 如春雨滋润,如春色入眼。我寻找着读书的愉悦,与之亲近,就像走进一个姹紫嫣红的春天。

 

中共苏州市委老干部局版权所有 地址:苏州市三香路558号 邮编:21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