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机构 工作动态 离退休干部党建 服务管理 发挥作用 队伍建设 学习园地
吴中区政法委退休党员周文才以邮票讲述红色故事
【发布日期: 2019/11/13 】【来源: 吴中区委老干部局 】【阅读次数: 3070 】【关闭窗口

      数千张邮票、数十本邮册、数千张明信片、实寄封,上万件邮品按照不同主题进行分类,整齐的摆放在不大的书房中。由于岁月的浸润,一些邮品的封面已经泛黄,安静地陈列在书柜里,似乎在无声地诉说着岁月的悠长。周文才老人,就是这些邮品的收藏者。二十年来,他带着这些邮品,走遍了吴中的中小学校,举办讲座和邮展,为孩子们讲述邮票背后的红色故事。他用这种方式向人们展示着血脉中的红色情结,传递着红色文化的精神力量。

      邮票的方寸之间,寄托着周文才老人的家国情怀。周文才1963年开始集邮,当时一枚邮票8分钱,他一个月的津贴才六、七元钱,为了省钱多买几张邮票,他精打细算,还会选择购买3分钱一张的盖戳票。周文才老人集邮还有个与众不同的特点,“不求集齐、只求集精,不求功利、只求快乐”。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已经收集到各种类型的邮品数千份。感怀于新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他萌发了要用邮票展现祖国的大好风貌的想法。于是,他根据自己历年积累的邮品内容开始做专题集邮,现已编辑了《改革开放40周年的辉煌成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锦绣山河》《船舶的变革》《飞机》《桥》《拼搏》《球类运动》《快乐的暑假》等数十本专题邮集。这些邮集,记录了新中国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科技发展探索中的标志性成果、欣欣向荣的人文风貌,十多部邮集在省、市级邮展中多次获奖。每次翻阅邮集,手握着一枚枚邮票细细端详时,他都感受到邮票背后所承载的美好回忆,所记录的红色精神,还有那沉甸甸的份量。

2002年,周文才老人自吴中区委政法委退休后,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他开始琢磨如何普及集邮,用邮票为孩子们讲述红色故事,将其中承载的红色文化传播出去。他日夜奔波,深入吴中各大中小学校调查摸底,大力宣传,竭力争取学校领导对集邮活动的支持。经过不懈努力,他成功地在吴中区多家中小学校开办邮展和讲座。每次去学校开展活动,他都会提前一天根据专题细细整理好邮品,准备好讲稿。有些学校距离较远,需要拎着十几斤重的邮品辗转换乘公交,最远的一个学校去一次路途时间就要四五个小时,他毫无怨言,风雨无阻,孩子们期盼的眼神,是他最大的动力。

随着周文才老人红色文化邮展名气越来越大,很多学校都向他作出邀请。近20年来,他已经记不请去过了多少家学校,办了多少次活动。最大的一次活动,利用网络电教形式,有近两千名师生参加。每每提到这些活动,周文才老人都感触颇深,“随着时代的发展,邮票传统的邮寄功能已经逐渐弱化,它的另一功能,也就是历史见证与文化传播交流功能日益得到显现”。一些孩子最初参加活动时只是来听听热闹,有的孩子甚至没有见过邮票。通过邮展和讲座,孩子们从一无所知到逐渐摸到了门道,对集邮和邮票中承载的红色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邮票虽小,但它是国家的名片,是新中国70年来的缩影,展现着国家形象,记录着宏伟蓝图。邮展和讲座,让孩子们了解了中华文明发展和传播的过程,国家建设日新月异的成就。

为了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周文才老人还将自己珍藏的一些藏品无偿捐赠给学校,让孩子们多看多了解,其中单是送给木渎小学孩子们的明信片就有2000余张。

周文才老人的红色文化邮展做了近20年,现在他已经快八十岁了,2003年他被检查出脑供血不足,今年愈发严重,开办邮展、讲座也越来越感到吃力,但只要有需要,他从不推辞。他要把红色文化邮展带进更多的学校和社区,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喜欢和了解邮票中的红色精神。“我乐在其中,只要有人来看,我就会坚持下去”,周文才老人说。现在,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找到合适的接班人把这个工作继续下去。“邮票承载着巨大的精神财富,我希望在我之后,还能有人继续做这个工作,让孩子们能从邮票承载的红色文化中汲取力量,把红色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中共苏州市委老干部局版权所有 地址:苏州市三香路558号 邮编:21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