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香气远识途,
努力学习自信储。
如品茗茶风趣起,
自得浓淡幸福奴。
恐慌浮躁脱离掉,
愚昧浑浊洗涤毋。
跨越时空思想悟,
贯通融会认知儒。
《银潮》【2019】第8期谈天说地栏目,刊登了朱步楼《读书滋味长》一文,我读来体会深刻。
读书,如饮甘露,如品茗茶,如尝醇酒,浓淡自得、厚薄自知,滋味悠长、回味无穷。书是有香气的,读书犹如闻香识途、精神导航。读书如同喝茶,既要讲究温度,又要兼顾酽淡。读书如同喝酒,畅饮以求沉醉,细酌方品醇香。读书如同吃水果,清新爽口、解渴抵饿。
书是有甘甜的,读书往往苦中有甜、先苦后甜。小时候,我家在农村,既无钱买书,也无处借书。初中刚毕业,就遇到“文革”停课,只好回到农村参加劳动。好在大哥在村里做电工,经常从相熟的朋友那里带回几本连环画或英雄人物的故事书。尽管在父母的眼里都是些“闲书”,但使我劳动之余有书伴,增添了乐趣、充实了心灵。记得有一年春节,村里知青点的几位知青回城,大哥给我借回了一大包书,说六七天时间知青回来就要送还。我打开一看不由得喜出望外,《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红与黑》《海涅诗选》……从那天开始,一到夜晚家人入睡,我就点起煤油灯,捧起这些书,嗅着书页中散发出的阵阵墨香,眼光在灵动的文字间跳动,伴随着零落的爆竹声、邻家的狗吠声、隔壁的呼噜声,直到拂晓鸡鸣。正如高尔基所说:“我扑在这些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后来,上了大学,有了图书馆随心借阅,有了老师指点迷津,有了同学交流切磋,我更是将课外时间都用来找书、借书、买书、读书、谈书。想起那些终日与书如影随行的日子,我似乎没有感到苦和累,只有发自内心的充盈、惬意、幸福和甜蜜。
“粗茶甜,菜根香,读书滋味长”。是的,读书的奇妙滋味和享受,只有读书之人才能真正领会和体悟。
我读书的经历和体会,就没有朱步楼笔下的“我”荣耀深刻了。我是那种不太喜欢读书的人,记得小的时候整天看着哥哥抱着书读,还有不少反感,这可能就是我上高中时,班上一次语文考试仅有的两个不及格同学,我是其中之一的部分原因。参军、工作的几十年中读书也不算多,把更多精力放在了训练工作上,这也才有了前些时候“初吻苏州历史”的说辞。 退休后,自己感到要补上读书这一课,正好在平龙根主席的积极推荐下,使我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姑苏晚晴读书会的会员,读书成了我退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乐在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