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帮老登新闻,
买菜多年市好人。
盐阜洪球成榜样,
保安义务困难巡。
天天不断深情涌,
口口相传惠近邻。
扩大内容修补剪,
送医问药暖居民。
本期《银潮》分别刊登了《张家港市探索建立区域化“银龄党建驿站”》、《倪冈:“十上太行”助力老区人民脱贫》、《热心保安义务帮老人买菜21年》等反映我市做好老干部工作的文章,进行了更为认真的阅读,对《热心保安义务帮老人买菜21年》一文体会深刻。
“81户人家,70岁以上的有60户,其中80岁以上的有30户,孤寡老人有6户。”门卫季洪球对自己工作的苏州西善长巷55号小区居住的老人情况清清楚楚。不过大部分居民不知道季洪球的大名,他们只是亲切地叫他“老季”。在小区值班室的桌上,摆放着一摞厚厚的纸,那是小区老人给季洪球开出的“菜单”。每天早上9:00左右是季洪球收“菜单”的时候,老人们把菜单写好送过来,或者提前在电话里告知,由季洪球记录下来。收齐“菜单”后,他骑着电动车前往两公里外的菜市场为老人们免费“代购”,菜买回来后再给他们送去。买一趟菜,来回4公里,而这4公里,季洪球重复走了21年,每日雷打不动风雨无阻。
季洪球来自盐城阜宁,1998年,30出头的他来到苏州打工,在该小区做门卫,他和妻子就住在小区里的两间值班室中。一天季洪球无意中了解到一位行动不便的张奶奶家中没有菜做饭,便和妻子在值班室为她做好了午饭,之后就开始帮张奶奶买菜。从那以后,代老人们买菜成了季洪球的一项日常事务。口口相传,请他买菜的老人越来越多,有时候五六户,少的时候一二户,几乎天天不间断。这一买就是21年。21年来“小季”变成了“老季”,“买菜哥”变成了“买菜叔”,记录的菜单积累了2万多张,买菜送菜的路程累计约6万公里,接受委托的“条目”从最开始的蔬菜肉类鸡蛋扩大到各类日杂用品,后来又增加了寄信件收快递等“业务”。
除了日常代购物品,热心手巧的季洪球还是小区老人的义务维修工。“小季,家里的灯突然不亮了……”、“小季,家里地板开裂了……”、“老季,帮我修剪一下伸到窗里来的树枝吧。”护送因糖尿病,眼睛基本看不见的张阿姨体检、配药……这些,他都有求必应,热情周到,有老人提出给他支付一些费用时,都被他一概婉拒。
季洪球先后当选为“苏州好人”“阜宁好人”,用他的实际行动证实了那句“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普通的事,坚持做,本就不是一件易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