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莲藕恼心妻,
脚踏白沙过点饥。
爱子初开兴趣乱,
年节毕至母亲依。
天天劳作别穷日,
夜夜萤虫幸运期。
无悔精神歌颂赞,
一生辛勤命京畿。
在我们这里的农村,已经好多年看不到萤火虫的踪影了。我们的孙辈根本不知道什么叫萤火虫。但在我的记忆中一只只萤火虫,还在闪闪发光。小时候,每到夏天,夜幕降临,晚风习习,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吃过夜饭,开始乘风凉。这时,萤火虫开始大批出动,它们提着小灯笼,或高或低,或快或慢,在月黯星稀的黑色天幕下飞舞。
长大后,读到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夜里看星星、扑萤火虫的情景,非常富有诗意。我很小的时候,母亲就教我唱一首代代相传的旧民谣《萤火虫》,如今依然记得:“萤火虫,夜夜红。公公挑水卖胡葱,媳妇出门捉牙虫,儿子田里去劳动,全家忙得没有空,做了一世还是穷。命里穷,只是穷,拾到黄金也变铜。”这首旧民谣,不知已经传唱了多少代。借萤火虫诉说了劳动人民“做了一世还是穷”的命运。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广大劳动人民的翻身解放。
1982年8月8日的《无锡县报》上刊登玉祁乡盛金泉的诗《萤火虫》:“立志为夜添光明,喝风饮露栖草丛。月暗天黑行路难,甘愿为人提灯笼。身有荧光不自耀,默默照人到命终。一生辛勤为人类,无私精神堪称颂。”这首诗,把萤火虫的献身精神写出来了。
本期《银潮》“银潮文苑”栏目还刊登了汪智群《吾妻(外二首)》:“江南莲藕妻,持家如苦力。头顶绿蓬叶,脚踏白沙泥。”《吻》:“一缕烦恼丝,绕过眉与目。君心看不过,轻轻吻耳朵。”《凌波仙子》:“清水玉盘窗台上,天寒归屋渐滋长。芽胞初开君心扬,年节毕至众蕊方。青青如兰淡花黄,怜怜素风幽含香。爱极喜极声莫高,恐惊仙子正梳妆。”这也就有了我的小诗的首联与颔联。
我读到杨晓的《萤火虫》、汪智群的诗,我有了以母亲为题撰写读书体会的冲动。首联:“江南莲藕恼心妻,脚踏白沙过点饥。”为人妻是人母也有人生的烦恼,为了生活也有“饥”的时候,保留了《吾妻》的“江南莲藕、脚踏白沙”;颔联:“爱子初开兴趣乱,年节毕至母亲依。”作为母亲,有儿女的教育与依恋。颈联:“天天劳作别穷日,夜夜萤虫幸运期。”借萤火虫的“甘愿为人”,比喻母亲的勤劳与回报;尾联:“无悔精神歌颂赞,一生辛勤命京畿。”对母爱的赞扬,并且预祝天下母亲晚年幸福、长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