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机构 工作动态 离退休干部党建 服务管理 发挥作用 队伍建设 学习园地
老苏州漫话--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发布日期: 2019/7/24 】【来源: 苏州市商务局 】【阅读次数: 2843 】【关闭窗口

       今年十月一日,是新中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这是解放战争大决战,取得三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胜利而获得的辉煌成果,奠定了新中国建立的基础,奠定了全国胜利的基础。

        解放战争,是国共两党两军的一场大决战,解放战争历经了三个阶段。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举行和谈,并签订了和平协定,又称“双十协定”,然而国民党不顾全国人民的利益,随后即破坏和平协定,于1946年9月开始对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大肆围剿,这便是解放战争开始的第一阶段,是国民党对我解放军的攻击阶段,我军处于战略防御阶段。解放战争的第二阶段从1947年6月开始,为我解放军进行战略反攻阶段,时间持续一年多。解放战争的第三阶段从1948年9月开始,为国共两党两军的大决战。这场大决战关系两党两军的生死存亡,国共两党都极为重视。对选择大决战的时机,选择大决战的地点,我党中央作了多次研究,最后决定于1948年9月开始,为此叶剑英同志曾作过一次详细的描述,他说,是在敌人还没有来得及决策逃跑之前,我们就当机立断,抓住大好时机组织战略决战。毛泽东同志根据对战争形势的科学分析,在紧紧抓住决战时机的同时又正确的选择了决战方向,先后组织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把这一战略决战选择在从东北战场开始,也即是我们后来所说的辽沈战役。为何首先把战略决战选择在从东北战场开始,这是因为当时我解放大军在东北已拥有70万大军,国民党四个兵团55万部队被压缩在东北长春、沈阳、锦州三个孤立的城市。人民解放军于10月15日开始攻打锦州,实际上进行的是“关门打狗”,把国民党的部队关在山海关内,以粉碎蒋介石战略收缩的企图,消灭其有生力量。战役的结果让蒋介石的名将郑洞国、范汉杰、廖耀湘三个兵团司令被俘,整个东北获得全部解放。东北解放后,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开展的淮海战役又取得胜利,杜聿明和黄维两兵团司令被俘,黄伯蹈和邱清泉两兵团司令阵亡,长江以北地区得到全部解放,国民党部队退守江南,想以长江天堑保命。最后国民党剩下的只有北平的傅作义所部,还妄想让陈长捷坚守天津。不料我东北野战军根据党中央的命令率34万部队迅速突进山海关,1月14日开始攻打天津,陈长捷司令被俘,傅作义于是率部接受和平改编,平津战役获得胜利。

        在我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后,蒋介石被迫宣布下野,李宗仁上台代总统,要求国共和谈,企图以长江天堑为界,划江而治。共产党识破国民党的阴谋企图,决心解放江南,当和谈破裂,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于是毛主席朱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命令》,1949年4月21日“百万雄师过大江”,万船齐发突破国民党设置的万里江防,于1949年4月23日解放国民党首都南京,5月27日解放大上海。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胜利,国民党一败涂地,发动内战的主力已基本被歼灭,我国人民解放事业获得巨大成功,全国人民欢呼雀跃,于是在1949年6月举行了全国各民族团结的政治协商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的开国大典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苏州市商务局袁学汉

中共苏州市委老干部局版权所有 地址:苏州市三香路558号 邮编:21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