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机构 工作动态 离退休干部党建 服务管理 发挥作用 队伍建设 学习园地
市商务局袁学汉:老苏州漫话--渡江战役和解放苏州
【发布日期: 2019/7/24 】【来源: 苏州市商务局 】【阅读次数: 7265 】【关闭窗口

        2019年4月27日,苏州迎来解放七十周年,同时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胜利七十周年。我是当年随解放大军解放苏州的一个小兵,因此对当年的渡江战役和苏州的解放接管工作记忆犹新,现记录几件当年的事件。

渡江战役——百万雄师过大江

        1949年初,国共两党斗争和战事趋于决战之际,随着解放军四野辽沈战役的胜利,以及后来的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的胜利,国民党一败涂地,蒋介石宣布下野,李宗仁上台代总统,要求“和谈”,但“和谈”没有成功,国民党政府拒绝签字,为此毛主席朱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命令》,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军渡江,开展渡江战役。此次渡江战役主要由解放军二野和三野共同承担(四野有一部参战),共投入了120万兵力在万里长江上轰轰烈烈地展开。战线西起江西九江旁的湖口,东至江苏的江阴(靖江),兵分东、中、西三路突破国民党设置的所谓万里长江防线。当时蒋介石部署汤恩伯、白崇禧两集团集结了115个师70多万部队沿长江主要港口死守长江一线,汤恩伯率75个师45万人守江西湖口至上海段,白崇禧率40个师25万人守湖口至宜昌段,形成一条牢不可破的万里江防,还动用空军300架飞机和一批海军舰艇配合作战。我军以二野、三野刘伯承、陈毅、粟裕为首的领导组成了“渡江战役总前委”研究渡江战役的部署,决定兵分东、中、西三路突破国民党设置的万里江防。东集团以第三野战军的第八兵团(陈士渠部)和第十兵团(叶飞部)为主力,从江阴镇江一带突破。中集团由三野的第七兵团(王建安部)和第九兵团(宋时轮部)为主力,由安徽芜湖一带突破。西集团由刘伯承指挥的二野在安庆一带突破。东路和中路突破之后,形成钳形攻势从两边包抄南京。(八兵团还制定了炮击南京的计划)渡江战役于1949年4月21日正式开始,东、中、西三路攻击同时开展,长江上万船齐发,三野十兵团21日首先突破了国民党的江阴防线解放江阴和无锡(江阴炮台举行起义)。23日三野八兵团陈士渠部下的第35军攻进国民党首都南京总统府,南京宣告解放,与此同时二野解放了九江,四野一部解放了武汉,国民党吹嘘的万里江防在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的打击下彻底垮塌。苏、锡、常、宁解放后,三野四个兵团八个军20万部队紧接着从四面八方汇聚至上海四周,围歼汤恩伯驻守上海的残兵败将。仅仅半个月的围歼就先后攻下上海市外围的奉贤、川沙、宝山、南汇、淞江等地以及浦东地段,4月25日负责指挥上海战事的淞沪警备副司令吴昌义率部投诚,4月27日解放大军最后攻下上海市中心苏州河以北的国民党守军,国民党长江防线上最大的城市大上海宣布全部解放。渡江战役取得全面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解放苏州——十兵团兵分两路会师市中心

        三野十兵团是解放苏州的主攻部队。十兵团政委为韦国清、司令员为叶飞,1949年4月21日十兵团部下打下江阴并解放无锡后,29军接到十兵团司令部命令,令该部立即进军苏州,打击驻守苏州的国民党部队。如何进军苏州,部队在讨论策划,一是走水路渡太湖,二是沿沪宁铁路前进,沿铁路速度快,但有利有弊,铁路枕木非常难走,特别是带携重武器的战士和骡马不好走。国民党部队在撤退时又沿线炸毁桥梁,阻止解放军的追击。浒墅关至苏州中间最长的一座白洋湾大桥就被全部炸毁。十兵团下属85师负责解放苏州的主攻任务,86师配合策应。具体攻打苏州的部队是85师254团(叶挺团),团长为李力群,政委为施光华,参谋长杨清,三位团首长一起商讨进攻苏州的步骤。白洋湾大桥炸毁了,进苏州,部队便兵分两路:一路少数突击部队在白洋湾的水中搭人板浮桥强渡,另一路部队从浒墅关沿大运河走向枫桥、木渎,在大运河的水边上踏水前进。我当年是华中大学的学员响应华中工委号召参加渡江战役,就是被编入十兵团29军随军渡江的一兵,就是从浒墅关走水路沿大运河踏着水上的一块块石板走进苏州的。根据85师的军事部署,原计划所属253团、254团、255团、256团、258团共五个团要在虎丘、横塘、铁嶺关周围全面向苏州进行包围挺进。因为当时国民党有一个团的兵力在苏州驻防。在部队进击过程中,4月27日凌晨4时,85师下达攻击令,在炮兵的积极配合下,炮击铁嶺关,254团的战士首先攻占了铁嶺关,255团拿下了江村桥,部队走进了千年古寺寒山寺。随后国民党的残兵败将从苏州城内不断撤退,6时40分,解放军并没有全面开打苏州城,仅铁嶺关一战后85师各部就分别由平门、金门、阊门、齐门、娄门入城,一起会师苏州市中心察院场,宣告苏州正式解放。

        苏州解放后,中共中央命令韦国清(十兵团政委)为苏州市军管会主任,叶飞(十兵团司令员)为委员,李干成为苏州地区专员公署专员,惠浴宇为苏州市委书记兼市长。根据中央指示苏州随即开展了有步骤有次序地按系统实行接管工作,军管会分工,政务部接管国民党各级党政机关(包括设在苏州的江苏省政府),军事部负责接管国民党军事系统和军械仓库,文教部接管各类公私立学校,包括东吴大学、社教学院、苏州美专,负责新闻宣传的立即接管了《苏报》,第二天(4月28日)就宣布成立新华社苏州支社,即刊出苏州解放后第一张《苏州电讯》,宣传人民解放军的胜利和共产党的政策,我和当年参加苏北华中大学的300多名战友随29军渡江解放苏州参加苏州解放后各项接管工作,大家积极为苏州的社会主义建设勤奋工作数十年。

苏州市商务局袁学汉

中共苏州市委老干部局版权所有 地址:苏州市三香路558号 邮编:21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