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机构 工作动态 离退休干部党建 服务管理 发挥作用 队伍建设 学习园地
戴树珊:说说我家的“老功臣”
【发布日期: 2019/7/8 】【来源: 姑苏区委老干部局 】【阅读次数: 2984 】【关闭窗口

 

       我家的“老功臣”要彻底退休啦!真有点依依不舍,它跟随我几十年,到过江南江北,搬家到东到西,始终不离不弃,它就是我的好帮手,我家的“老功臣”——一台老式缝纫机。别看它平时闷声不响立在墙角里,身上也曾有过一些有趣的经历呢!
       回想我刚做妈妈的时候,对缝纫机一窍不通,婴儿的衣帽鞋袜全是由外婆家做好一大包“丢”进来的,随着孩子日长夜大,我学着用柔软吸水的旧内衣裁剪手缝而成。看着小巧的娃娃衣衫,有点小小得意,到也不觉得难。老二出生后,由于布票供应限制,仍然需要以大改小,以旧翻新,于是向同事借来一台手摇式缝纫机,一手摇柄,一手操作,提高不少效率。五十年代工作和学习是繁忙的,生活水平是清苦的,我用这种原始的机械操作为女儿制造美丽,处女作是一条淡黄色圆白点子的背带裙,只见她穿上象花蝴蝶一样飞舞在六一儿童节的演出舞台上,我高兴得流泪了,此时多想拥有一台自己的缝纫机呀,由于各种条件限制,只得望“机”兴叹。春节前经介绍请来一位裁缝师傅带机上门服务,我用攒下的布票为全家大小添置一件罩衫过年,既节省了开支,又可以拜师学艺,真是一举两得。
       六十年代初,我梦寐以求的愿望实现了,老家的亲戚买到一台飞人牌缝纫机,并托人运送到苏州,我像迎新娘似地把它安置在明亮的窗前,又配置了专用剪刀、皮尺、划粉和许多裁剪书,用报纸学着剪了各式领样和袖样,什么蝴蝶领、圆角领、尖角领、泡泡袖、套姑袖,以及大小裤样,一本正经像模像样地学做“裁缝”了。第一件试验品是自己的孕妇服,用一块藏青兰布做了一件宽大的罩衫,遮住了日渐隆起的大肚子,盖住撑开的棉袄,尽管工作、家务、孩子忙得团团转,仍然乐此不疲。
       下放苏北时,我扔掉了大衣橱写字台,却舍不下这缝纫机,村民们以为来了个“裁缝”当然格外欢迎。九年间我除了完成工作和教学任务外,利用空余时间免费为村里的姑娘大嫂做了几件花衬衣,还大胆地为她们理了新发型,大家高兴地说比原来那种大门襟、紧身窄袖的老式衣服“洋气”多了,漂亮多了,羡慕得外村的姑娘纷纷拿了花布来求我帮忙。一位生产队的队长请我为他做件衬衫,我一口答应下来,却在裁剪时粗心地将领口开到了肩上,我忐忑极了,那时农民添一件新衣服是很奢侈的事,幸好李队长是个憨厚的人,非但没有责怪反而安慰我,就这样穿走了打补丁的新衣服,现在想想还很内疚,应该还给他一件新衬衫才是。
       儿子要代表学校去参加地区的文艺汇演,气温骤降,情急之中找出大姐寄来的夹袄,在煤油灯下连夜动手拆开,絮进棉花,缝纫机达达声划破宁静的夜空,犹如一曲欢快的儿歌,次晨儿子穿上棕色灯芯绒棉袄,配上一双廉价黑皮鞋,平添了几份帅气,信心满满参赛去了,终于不负众望,一首由我创作的《园丁颂》朗诵节目获得了一等奖,载誉而归,学校领导和师生皆大欢喜。
       改革开放以后,生活得到改善,票证取消了,儿女们也渐渐长大,回城后一家人的衣服基本上是买的多,做的少,缝纫机自然也闲时多忙时少,逐步淘汰成堆放书报杂物的台子。最近处理家中闲置杂物,下决心“断舍离”,这个曾经的好帮手也名列其中,问过收废品的说“不值钱,当废铁卖一、二十元而已”,幸而有位相识的老裁缝仍然需用,就无偿赠送与他,但愿为我家贡献多多的“老功臣”能老骥伏枥,继续发挥余热。再见吧!曾经的好帮手,再见吧!我的老伙计。

 

中共苏州市委老干部局版权所有 地址:苏州市三香路558号 邮编:21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