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机构 工作动态 离退休干部党建 服务管理 发挥作用 队伍建设 学习园地
徐建国:红色记忆
——读《银潮》【2019】第4期体会(二)
【发布日期: 2019/4/30 】【来源: 姑苏区委老干部局 】【阅读次数: 3055 】【关闭窗口

七十华诞举国迎,
四一运动万古青。
回首往事澎澎湃,
斗争场景历历铭。

武装护校迎解放,
黎明黑暗闪烁星。
砥砺奋进新时代,
学习先辈挥豪情。

       《银潮》【2019】第4期“红色记忆”专栏,刊登了王德滋《“四一”爱国学习运动亲历记》一文,我认真阅读以后,为当年师生们的爱国热情而感动,三位烈士永远活在我们大家的心目中。
       一是英雄事迹可歌可泣。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进攻陕甘宁边区,发动了全面内战。此时,国立中央大学是民主进步的堡垒,先后发生过两次爱国学生运动,“四一”爱国学习运动就是其中一次,主要揭露国民党玩弄“假和平”的真面目上。最多时,6000余人的队伍走上街头,先后有陈祝三、程履绎、成贻宾英勇牺牲,中共代表周恩来曾提出强烈抗议,要求国民党政府对“四一”血案立即作出处理,惩办凶手。
       二是党的支持功不可没。国立中央大学的中共地下党总支委员会充分支持校务维持委员会和应变委员会的工作。由于大部分党员因身份暴露已分批撤往苏北解放区,党总支决定慎重吸收一批新党员。经层层考察,王德滋于1949年1月被吸收加入中共地下党,主要任务是做好地质系的应变护校工作。今年4月1日,恰逢“四一”爱国学生运动70周年时,王德滋老人回忆起当年的往事,心潮澎湃;斗争场景,历历在目,犹如昨日。
       三是历史意义光照千秋。1949年初,人民解放军已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辉煌胜利挥师南下。迫于形势,国民党政府在准备迁往广州的准备时,策划将国立中央大学迁往台湾。教授们主动成立校务维持委员会,组织4000多名师生开展护校,迎接解放。在此期间,各项工作做得井然有序,校园内充满生机,在社会上被称为“小解放区”,初步摆脱了国民党政府的控制。当年,在南京城实际上处于真空状态时,学生们拿起枪,站岗放哨,武装保护了学校。
       弹指一挥间,“四一”爱国学生运动已经过去七年。王德滋老人用口述的形式生动起回顾当年的斗争经历,实事求是,教育我们,其历史意义不言而喻。我们今天读了这些,也为当年国立中央大学的爱国精神所感动,深深的体会到,发生于南京解放前夕的“四一”爱国学生运动,感天动地,将永远载入我国学习运动的光辉史册,激励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中共苏州市委老干部局版权所有 地址:苏州市三香路558号 邮编:21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