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聆听了习近平主席在改革开放40年纪念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受鼓舞,不由得想起40年前,国与家的点点滴滴。
1978年12月18日,京城瑞雪漫天,室外滴水成冰,共和国的决策层的思想开始“破冰”,“春天的故事”呼之欲出。当天的北京京西宾馆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了。
这次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结束了1976年10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全面认真地纠正“左”倾错误;果断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否定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做法,做出了从1979年起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着重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审查和解决了党的历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全会还增选了中央领导机构的成员,从此,我们党掌握了拨乱反正的主动权,有步骤地解决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许多历史遗留问题和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开启了国家在经济上、政治上的新局面。从此中国重新奔驰在正确的轨道上。
当时,作为一名知识青年,对这次会议的直接感受是,几乎一夜之间,大队部周围“以阶级斗争为纲”“无产阶级专政万岁”的口号标语从墙上抹去了,取而代之的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不久,周围的大事喜事新鲜事接连不断。春节前,生产队破例到金鸡湖捕鱼了,大大小小的鱼儿在阳光下泛着银色的光芒,社员们奔走相告等待抓阄分鱼;知青回城的政策越来越宽了,连我这种“半家户”也有希望了;生产队新买了一台电视机,一到傍晚,老老少少从四面八方赶来,围在一起看得津津有味;公社传达三中全会精神,令许多“老政工”措手不及,又兴奋不已,老书记不停嘱咐:多学点,多学点,和以前不一样了。
不久,我谢绝了公社和大队的挽留,毅然将户口迁回到苏州市,等待上山下乡办公室分配工作,从此结束了十多年的知青生涯。这也是我人生的重大转折——我和祖国同命运。
这么多年来,“包产到户”“下海”“万元户”“个体户”“乡镇企业”“改制”“下岗”“再就业”“股份制”“特区”“自贸区”“一带一路”“全面小康”……一个个逐年变化的热词,标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思想大解放、布局大调整以及工作的大推进。而我们作为改革开放的参与者、见证者,无不受惠于这个伟大的时代!
80年代初,我就职的区市政公司开始以可口可乐作为高温福利,那独特的“药水味”让我们第一次见识了外国饮料;区管道路也要铺沥青了,那几个不甘于弯腰修弹石路的70届小伙到“大市政”学开汽车、压路机了,从此“小市政”也能接大工程了;更高兴的是,苏大政治系的录取通知书圆了我的大学梦。两年后,开始了新的职业生涯。
回首改革开放的起点,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仅仅5天的时间,但在共和国的历史上却意义非凡和深远。
改革开放是改变中国、影响世界的深刻革命,它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改变了中国人民的生活和精神面貌,重塑了中国的形象和国际地位,是当代中国最精彩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