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您,通过新媒体看到这个标题——我的读书体会时,一定会想这是什么意思,其实也没有什么,这就是我在读张齐版《风雅山塘》的真实感悟而已。如果说苏州古城是一个聚宝盆,似乎丢掉了点什么,苏东坡说:“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吴中第一名胜虎丘,给古城增添了无限光彩,七里山塘,就是连接古城与虎丘的金烟杆。
山塘的前身是海涌山下的一条自然河,此河东通阊门沙盆潭,海涌山即为虎丘,晋时虎丘水道不通,访游很不方便。公元825年,白居易来苏州任刺史,这位大诗人对虎丘情有独锺,为方便人舟通行,上任伊始就主持了山塘工程。诗云:“自开山寺路,水陆往来频。银勒牵骄马,花船载丽人。菱荷生欲遍,桃李种仍新。好住湖堤上,长留一道春。”这首五律题为《武丘寺路》,当是山塘最初的名称。
早年的山塘是单纯的交通线。清康熙、乾隆年间臻于历史鼎盛期,人口密集,市声喧闹,河上画舫灯船云集,入夜灯火辉映。清咸丰十年(1860)因太平军东指苏州,官军放火清除阊门外民居,以致山塘东端全毁。此后,灾难不断。1949年后重整山河,山塘走上了复兴之路,不到十年就初见成效。1980年开始了再度修建,2002年,山塘保护性修复工程正式启动,经过有计划的大规模修建和治理,葺新似旧,遂使清末民初的老街风貌重现于当今。自此,千古山塘重圆盛世梦,卓然成为富有传统特色的历史街区。2010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批准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风雅山塘》是山塘街千馀年历程的最佳展示,该书以历史 叙述为经,以文化展现为纬,图文并茂,以文读图。通过六大篇章全面描绘了山塘的前世今生和文史风貌,也渲染出山塘的风雅神韵。河街、建筑,那是山塘的血脉和骨骼,这里的每一道河浜、每一座古桥、每一条项弄,都从悠远的历史走来,组建成山塘的形貌,不但融入苏州这座亦古亦新的城市,而且成为苏州的标志,领受世人的仰慕与游赏。民生、风俗,那是山塘的灵魂和生命,正是蓬勃的民生,为山塘的生息和繁荣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同样,独特的风俗,更是山塘文化中的一块瑰宝,它为世界人真正解读山塘提供了更加详尽深邃的佐料,是一笔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前,无锡荡口古镇保护利用陷入一片置疑的窘境。我衷心祝愿山塘街早日成为苏州广大年青人安居乐业的人间天堂。
七里山塘连虎丘,
水陆齐聚阊门庥。
人家沈河屋还在,
安居乐业吾心揪。
岁月沧桑几多救,
年青热衷不用訄。
数轮改造我关注,
古街更新永不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