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机构 工作动态 离退休干部党建 服务管理 发挥作用 队伍建设 学习园地
徐建国:继往开来 ——读习近平总书记中国梦思想体会
【发布日期: 2018/12/17 】【来源: 姑苏区委老干部局 】【阅读次数: 2742 】【关闭窗口

        2012年11月29日,在国家博物馆,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他说:“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他称,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后,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中国梦的最大特点就是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的共同体,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今年,国庆期间,市委常委、区委书记黄爱军,一到任的首要工作就是调研了古城保护更新、城市管理工作,他用实际行动推进中国梦的实现。黄爱军书记要求,在城市主次干道市容街景提升上,加强户外广告的规范管理,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对不符合要求的要加以整治。加强对主次干道边上违法建筑的拆除,腾出有限空间用来拓宽道路、提升绿化。保证古城内主干道沿街的房子外立面风貌符合整体风貌,特别是干道两边的立面整治必须按照规范进行。保证干道围挡施工按规定备案。保证人行道基本通行功能,规范电瓶车停车秩序,探究在主次干道包括背街小巷设置电动车集中停放点的可行性;在环卫管理上,要研究小街小巷垃圾桶的突出问题,卫生间保洁问题;在重点整治区域上,要对景区、干道、居住区等窗口地区开展综合整治。思路清楚,指导有力,抓住了城市管理要害。
       实现中国梦,就是要从这些具体工作着眼,用“绣花”的功夫推进古城保护更新、城市管理。日前,姑苏区委区政府召开会议,推动全区城市管理向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更高标准奋进。会议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中国梦、城市管理指示精神,把新理念、新手段、新要求落实到城市长效管理的各个方面,着力拓思路、聚重点、强举措,在巩固整治成效的基础上,持续提升姑苏区城市形象和人居环境。要深刻领会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周乃翔在调研姑苏区时强调的“更高站位提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水平,以‘绣花’功夫管理城市增进民生福祉”的精神。

        通过学习,我的体会是:

        在科学化管理上谋良策。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和标准规范作为支撑保障。细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两个条例”。进一步细化完善整治标准、范围、节点,努力形成一套操作性强、有姑苏特色的制度体系。参照河道治理完善路长制、街长制、巷长制等机制,明确各道路街巷的整治要求和具体标准,实现“一路一策”。
       在精细化管理上下真功。不断织密基层网格,打造“全科医生”式的一体化网格,实现“一个网格管全部”。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成果。充分体现人性化特点,以“绣花”的功夫体现城市“温度”。在克服“习以为常、无可奈何、事不关己、指手画脚”四种不良心态的基础上,着力强化四个意识,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在智能化管理上出实招。将智慧城管建设作为一项基础工程来抓,做强“城市大脑”和“神经末梢”。依托智能化监控平台,提升发现、协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加大现代化、智能化机械设备在市政设施维护、环卫作业、垃圾分类中的运用。通过多策并举综合治理,切实打破“整治—反弹—再整治”的怪圈。
       城市秩序是管出来的,办法是想出来的,效果是干出来的,形象是拼出来的。大力发扬“钉钉子”的精神和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风,以铁的手腕持续推进,为提升姑苏“颜值”贡献智慧和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依靠各级领导,带领全区人民在各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奋力拼博,勇攀高峰!

2018年11月18日初稿于苏州家中

2018年12月1日定稿于南通家中

中共苏州市委老干部局版权所有 地址:苏州市三香路558号 邮编:21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