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锦溪小学,每天上学、放学时,校门口总有一个身影默默关注着孩子们的一举一动,他就是锦溪小学关工委副主任金友龙。多年来,金友龙全身心地坚守在全校上千名学生安全上学、平安回家的岗位上,被全校师生和家长们誉为“学生安全的守护人”。
锦溪小学绝大部分学生都是校车接送上下学,且大多分布在全镇70多个自然村,接送任务十分繁重,“安全”二字也成了头等大事。校领导决定由金友龙担起这个重任,他二话没说就走马上任,从此不但要上课,还要做好自己的“第二工作”。
“刚上任时,我好几个晚上睡不好觉,因为这关系到每个学生、每个家庭,必须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周全。”金友龙说,通过邀请居住在农村的教师召开商讨会,大家集思广益,初步确定了接送线路和接送点。
为确保每一个偏僻村庄的学生都能上车,金友龙还花了一整天时间,骑着摩托车实地去考证每条线路、每个站点的规划是否合理。调查中发现距学校最远的线路全程近十公里,按照初步规划中间仅设有先生娄、塘里、北管泾三个自然村的接送点,且有的站点之间距离相对较远,在他的建议下增设了一个接送点,这样大大方便了2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同样,考虑到锦溪镇最大的自然村虬泽村,南北相距两公里多。经实地调查后,金友龙发现不少学生要步行20分钟才能到达接送点。细心记录在案后,他也成功建议在虬东和虬西各设一个接送点,这样就更便捷、高效了。
确定好所有线路及接送点后,如何让校车接送更科学合理成了金友龙需要解决的难题。为此,他又邀请部分老师进行“三堂会审”,最终确定了这样的方案:远近配套,长短互补。即一辆接送车第一趟先接最远的中高年级学生到校,第二趟接近的低年级学生上学:譬如说六号车,第一趟先去距镇最远的虬泽村接中高年级学生,第二趟改接最近的镇上学生。
校车线路安排的难题总算合理化解了,那学生怎么安排呢?因为按照目前“远近配套,长短互补”的方案必须打破班级界限,将学生居住地及接送线路重新组合,这又是一项十分细致的工作。在各班主任老师的配合下,金友龙反复校对、核实,甚至与学生当面接触,才将所有学生准确无误编入线路、车号、车次。因此,每年新学期前的8月底,金友龙都忙得不可开交,必须将接送方案在开学前安排好,直到每一名学生都能走到指定地点排队上车,他心中的石头才能落下。
为确保学生的上下学之路安全有序,金友龙还制定了一整套方案,通过在校内宣传栏张贴安全教育资料,每周一利用校晨会或其他大型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定期召开跟车老师和辅警会议,落实安全责任制并同年度考核挂钩,为学生织起了一张安全乘车网。
每天在校门口的朝朝暮暮,看着学生们有序走上大巴,坐上固定的座位,系上安全带,金友龙倍感欣慰。多年来,在他的努力下,锦溪小学的校车行驶途中从未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