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机构 工作动态 离退休干部党建 服务管理 发挥作用 队伍建设 学习园地
孙茂春:敬业的感受
【发布日期: 2018/8/6 】【来源: 苏州创元投资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 】【阅读次数: 3622 】【关闭窗口

        我出生在较为贫困的家庭,也是一个苦命的孩子,母亲在我还不满3个月的时候,因患吸血虫病无钱治疗,英年早逝。

        父亲少年时期在县城里学会了一门做竹器的好手艺。解放后的1953年和几位师兄弟在市区中街路10号,开了一家“协兴”竹杆店,专做京胡杆、吊鱼杆、吸烟杆等产品,他的技艺非常高超,产品广受用户称赞。1956年,他和师兄弟一起加入了手工业合作社,在筹办时,父亲不辞辛苦、东奔西跑忙着添置生产设备、疏通原材料和销售渠道,生产工序流程上还要做技术传授,从而使企业逐步走向正轨。父亲的敬业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我、激励着我。他平时经常教育我,要干一行爱一行,行行都能出状元,一个青年人要先立业,后成家,捧好饭碗,人生才能站得稳,所以我日后的征程一直按照他的要求去践行。

        1958年是大炼钢铁的火红年代,我自告奋勇去了浒墅关的苏州钢铁厂,当了一个名符其实的钢铁工人。建厂初期条件极为艰苦,厂区道路、宿舍、食堂都很简陋,到市区的交通也很不方便,只有火车、轮船两种方式通行,而且车、船票也不能满足当时需求,家中有些要事处理,只能沿铁路、大运河旁行走,要花上两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市区,逢到冬天刮风下雪和黄梅雨季就不能回家了。尽管那时环境艰苦、生活条件差,但敬业精神毫无影响。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一定要把钢铁工业搞上去”,盼望祖国经济早日发展,百姓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浑身总觉得有使不完的劲,领导叫我干啥就干啥,不管白天还是黑夜,哪里有机器设备故障,就在那里拼命干,不怕脏累、不怕危险、不怕寒冷、不怕高温。

        让我记意忧新、难以忘却的三件事。一次在焙烧制砖工段,维修大型球磨机拆换体内锰钢衬板时,我刚从预留洞口爬进去的一刹那,外面一位操作工人,没有注意机器球体内有人,就随意将按扭开关打开,顿时我觉得球体怎么会转动起来了,此时我拼命呼叫说:“机器内有人呀,快把开关按扭关掉!关掉!”操作工人听到我的呼喊声,随即把按扭开关关掉,总算避免了一场事故的发生。还有一次,在炼钢炉前工段大厂房内清除,30吨行车吊钩上一个约1吨多重的龙门架(专吊约4吨多重的钢水泡)脱钩,顷刻向我倒来,此时我急中生智,随即从门架中间的部位穿梭而过,否则将我压成重伤甚至生命不保。再有一次维修钢水泡小火车机料锅炉水箱时,我和班组里两位青工一起钻到里面除锈刷漆,大约干了1个多小时,另外两位青工感到有些头晕不适,就到外面去透气吹风了,初时还能不断听见我在里面哼小调唱山歌的声音,过了一会儿他们两人在外面感觉里面怎么没有动静,发现情况有点不对,马上进来一看,我人已倒下,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当即将我送到厂医务室进行抢救,后经医生诊断为油漆中毒,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后果很严重。

        回想我在苏钢厂的20多年里,先后在炼钢、焦化、保卫、供销、设备等部门工作过,是党组织培养了我,老师傅帮助了我,老干部、老领导的模范行为感动教育了我,使我的政治觉悟、思想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和进步,我不仅加入了党的组织,还当上一名基层干部,后又被选派到市级机关有关部门工作。工作中,我始终坚持听从组织安排,按照领导的要求去行事,先后到虎丘乡新华村、西山煤矿、硫酸厂、供电部门蹲点调查研究,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始终坚持待人则宽自身严,两袖清风守本分,爱岗敬业,做好自己的工作,争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当前全国上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为实现建党一百周年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和建国一百周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去年底和今年初,中心党委选派我到“省离退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学习,我一定要在老书记的带领下,团结全体同志做好各项工作,作出自己的贡献。

(苏州创元投资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退休一支部 孙茂春)

 

中共苏州市委老干部局版权所有 地址:苏州市三香路558号 邮编:21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