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相连形成民风,民风相融促成社会风气。
崇尚节俭是培育良好家风的行为准则,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古代就有“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之说。我的祖辈和父辈都从事金融行业,一生勤恳本分,与世无争,甘愿默默无闻。虽然家里生活无忧,但是传承的是勤俭治家的生活态度,因此几代人生活过得都很淡泊。现在生活水平比过去普遍提高了,奢侈生活的诱惑也比较大。因此我们经常教育子女不要追求奢侈生活,要他们把节俭作为一种意识,作为安身立命之本,成为生存智慧的理性选择。
家风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物质上低要求也促进家庭成员积极的精神追求。现在我和老伴晚年生活平静而充实,也得益于尽情发挥各人不同的兴趣爱好,做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真是“老寿星骑狗--自得其乐”。我们不会麻将,老伴平时喜欢运动,退休后开始学习游泳,参加骑游。近10来坚持冬泳,一年365天,不管酷暑严冬,每天都要在室外游泳,能做到这样的人是不多的,这是意志的锻炼。通过冬泳吃得香,睡得好,精力充沛,提高了机体的抵抗力和生活质量。而我相反,不喜欢多运动,却对苏州传统文化感兴趣。苏州建城2500多年,是吴文化的发祥地。传统文化发达,历史底蕴深厚,我们应该不断去继承和弘扬。退休后10多年中我凭借自己的兴趣,参与了苏州餐饮文化的宣传推广和苏帮菜的申遗,参与了多项苏州美食展会和节庆内容的策划和撰稿;并用电视形式留住了中国烹饪大师的烹饪技艺。参与编撰出版了《藏书羊肉》《港城江鲜美食典谱》两本书。真想不到我老了,还有这些余热能派上了用场,一直到去年11月份才不干了。因此我常对孙辈说,要多培养兴趣,有机会各种知识都应该学习,学到了就是你的,遇到需要拿出来用就是。现在学校提倡素质教育,我们非常支持她们学习艺术,从中去陶冶情操。现在她们社会考级的钢琴、书法,都花三、四年课余时间学完了,分别达到了最高等级。
讲到要形成好家风我还有一点体会,就是家中要形成追求知识的氛围。平时子女、孙辈到家里来,我总要问问他们的工作和学习情况,教育他们对不称心的事情少埋怨,多理解和多学习。过去讲是要多读书,现在新时代还要加上一条多上网,从网上汲取知识和力量。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人老了也要积极去适应。10多年来我学会了上网,从而开阔了视野。并且自学了视频、音频、图片、动画等制作软件,当然只是皮毛,一知半解,但是也从中找到了乐趣。更有收获的是孙辈开始接触这些制作软件时要找我商讨,我起到了一个引领的作用,帮助和鼓励他们去学习科学技能。我老伴文化程度虽不高,但也努力学习一些微信的基本知识。
百姓,百姓,一百个家有一百样内容的家风,家家都不尽相同。总之,我家一代代过的是平凡生活,实际上也说不上什么家风。但是我想平平淡淡也是真,我要把这样的生活一代代传下去。
(苏州创元投资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退休九支部 蒋盛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