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思想性格的塑造场,家教是人生价值的奠基石。家庭教育洋溢着浓浓之亲情,靠的是亲情的力量来拨动心灵琴弦,在润物无声中培育成长。
我和爱人是经双方党组织政审批准后于1957年11月结婚的,婚后不到一月,我俩就分别了。北京、苏州远隔万水千山,只有依靠书信联系,没有家具住房,也就没有家。直至1960年5月儿子出生后,厂里才分配给我爱人一间8平方米的小房间,终于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每次我探亲休假回苏,就不用早出晚归住旅馆了。有了孩子,有了家,还有双方老家农村的父母双亲,4个老人年迈体弱多病,均需要我俩关怀照顾,为此,我俩商议要将这个小家筑成相亲相爱、尊老爱幼、温暖幸福的大家,立誓要做到“忠、孝、仁、爱”。这样“廉洁、勤奋、艰苦朴素”的家规、家风慢慢地形成了。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俩虽年迈体弱多病(已达85岁高龄),但在党的培养教育下,先后都担任过基层的领导干部,是有着60年党龄的老党员。我们的三个子女中,儿子陈鉴平现任中核苏阀科技实业股份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是苏州市人大代表;二女儿陈鉴红已定居在澳大利亚悉尼;小女儿陈鉴敏在南京服装厂工作,三个子女均已成家立业,生儿育女。从小我们就对他们严格要求,要忠于党、忠于祖国,尊敬长辈、孝顺父母、仁慈仁德、相濡以沫、相亲相爱,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要言行一致,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起带头示范作用。在我们的影响下,子女们也把良好的家风家规传承给了下一代。
好的家规家训家风,就像一面“明镜”,“明镜”随身,永记在心。“明镜”照其心,照的是人的精神,是灵魂,是道德品质,必须经常照、天天照、时时照,对照“明镜”知是非,明荣辱,识好坏,辨正邪。从我做起,从子女们做起,从孙辈们做起,虚心向别人学习,学别人的长处优点,补自己的短处缺点,严于律己,用批评与自我批评之武器,更好地塑造自己、完善自己,把优良的家风代代相传。
(苏州创元投资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离休十五支部 陈柏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