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机构 工作动态 离退休干部党建 服务管理 发挥作用 队伍建设 学习园地
梁利军:立家之基
【发布日期: 2018/7/5 】【来源: 苏州创元投资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 】【阅读次数: 3297 】【关闭窗口

        我家没有刻石立碑的家规家训,书和印制的家规家训也未曾谋面,也未在任何地方建祠堂供分散在各地的子孙祭拜。普通人家可能都如我家这般情景,对于这一点,我至今健在的叔叔完全认可。但叔叔说,家中虽无明文的规矩和训条,但对中华传统美德却一直奉为言行举止的规范,从不含糊。此话不假,我父亲在世时也说过类似的话,并不时的教导我们这样那样,如保家卫国,尊老爱幼,勤俭持家,三人行必有我师,一寸光阴一寸金,今日事今日毕,脚踏实地小事做起,早睡早起,窗明几净等,长辈经常在各种场合提及并要求,当然,我们家放在首位的当是教育。长辈无论多么艰难,都须安排好子孙的教育。

        我祖母早年守寡,膝下有我尚且年幼的父亲和两个叔叔需扶养。此等艰难在当时可想而知,但老人家不忘祖训,起早贪黑,勤俭持家。依仗几亩薄田和娘家的少许资助,硬是将3个孩子先后送入私塾就读。在最难时还不得不将家中些许值钱的物件当掉,或者从乡亲处借债解燃眉之急,以延续子女的教育。在祖母的心里,3个孩子受教育,识字有文化,知书达礼才是最重要的。至于吃的好不好,穿的好不好,那是第二位的,这在当年贫穷的农村是不多见的。在吃穿都困难的年代,人们想得更多的是怎么干活,怎么挣钱,没心思考虑孩子们的教育,更不要说是未来了。祖母的行为,使我父亲和两个叔叔,成了识字有文化的人,这在当时村里没有人能理解祖母这样做的意义在哪里,有什么重要性和必要性。不仅如此,祖母还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先后送我父亲和一个叔叔参加了八路军,这在一个近百家的村里是唯一的。直到抗美援朝结束父亲和叔叔回乡探望祖母,乡里乡亲均由衷地称赞我的祖母有远见。我父亲依仗着几年私塾学习教育,加上自己勤奋好学,在战争的环境下,只要有机会,就把不易得到的书报认真读读,有时是残缺的书也不放过,这大大地提高了他的阅读理解能力。当国家解放和平年代到来之时,由于我父亲是部队里为数不多的有文化之人,被部队送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并以优良的成绩毕业。每当父亲说到此事,总是不会忘记说,是我们祖母的重教给了他机会。

        父亲对我们的教育也从不放松,在我们读小学时,就时不时的查看我们的作业情况,不许我们有任何懈怠,老师的作业批改,他都会和我们一一对照纠正。其实,在我读小学三年级时,文化大革命已经开始,之后情况越来越糟,学校文化教育已经很松懈。看得出来,父亲内心很焦急,但没有好的办法,就当时知道的学校情况都差不多,许多老师被批斗,被集中学习,初高中阶段,好老师都不知道去了哪里,给我们上课的都换成了工农兵老师。那个年代充满了运动与变故,能够弄清所以然的人不多,能够把握事态和自己的又屈指可数。作为学生,既没有你向往的学校,向往的专业,向往的导师可供你选择和追求,也没有人要受教育的自觉和社会氛围,人的成长就是随日月流失,除了长年龄其余很少增长。父亲因部队调防一直和我们远离,但每月的家信必再三嘱咐我们兄弟二人用功学习。而母亲收到家信必让我们自己看一遍。记得高中毕业再也无学可上、无所事事的时候,我将父亲书橱中的艾司奇著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从头至尾读了一遍,所幸当时高中文化,还能读懂书中的内容。许多基础性的东西,我的世界观的形成,可以说,这两本书的作用极其重大,影响至今难忘,就连证券和股票的概念也是那时才知道的。当我从部队退伍回来之时,我已经错过了参加恢复高考的机会,并且已经就业,就业的单位也不错,每月除了有工资还有一些奖金。但父亲坚持让我去考电大,抓住这难得的读书机会,放弃已有的诱惑,所幸我采纳了父亲的建议,考取了电大。作为成年人,已错过了读书的年纪,还有机会脱产系统地学习,不是父亲的坚持,定是会失之交臂的。我们的同龄人,大多在90年代下岗了。而我们,因为多学了几年,掌握了一点管理知识,就比大多同龄人幸运得多,不仅没有下岗,不少人进入管理岗位。受教育使一个人丰富了知识,改变了发展轨迹。由于党的老干部政策,父亲在他晚年生活待遇不断提高后,将大部分钱支持有困难的孙辈们读书。父亲在自己身体已经很差的情况下,依然嘱咐我们寄钱出去。

        祖母、父亲以他们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下一代应该怎么做,我想,我们家应该传承的立家之基已经刻在我们的心上了。

(苏州创元投资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退休八支部 梁利军)

 

中共苏州市委老干部局版权所有 地址:苏州市三香路558号 邮编:21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