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机构 工作动态 离退休干部党建 服务管理 发挥作用 队伍建设 学习园地
夏尧康:健康成长的保证
【发布日期: 2018/6/27 】【来源: 苏州创元投资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 】【阅读次数: 5289 】【关闭窗口

        好的家风是家庭成员健康成长的保证。我和夫人袁安民都是在苦难的童年中长大的,从小养成了勤劳、勇敢的性格。为使我们的子孙能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成长,我做了两件事。

        讲故事

        小孩子都喜欢听故事,特别是父母小时候的故事最爱听。

        1960年,我们的女儿出生了,我们给她起名字叫夏袁勤,当她懂事以后就告诉她:“你爸爸姓夏,妈妈姓袁,你是我们俩的孩子,小名叫勤勤,大名叫夏袁勤,希望你成为一个勤快的好孩子”。在她孩提时,我给她讲日本侵略中国,使我很早就失去父母的痛苦故事;讲我祖母怎样靠一双勤劳的双手,用一根针、一把尺、一把剪刀帮亲友做衣服养家糊口的故事;讲我小时候是怎样帮助祖母做家务的故事;讲我到农村亲戚家跟农家孩子一起参加放牛、割草、挖野菜的故事;讲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故事。通过讲故事,使她知道父母辈是怎样从贫苦的孩童时代逐渐长大的,让她懂得要像父母一样从小养成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爱劳动的好习惯。她从上小学开始就帮家里开煤炉、烧夜饭,到井里去打水,到供水站去挑水……她成了我们家务劳动的好帮手。

        我还告诉女儿,我10岁前在乡下外婆家无处上学的苦恼。10岁到苏州后,祖母供我读了二年书,后因家庭贫困失学。在我13岁时祖母就送我到亲戚家的面粉店看店,接送店家的孩子上学。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我没有气馁,买了书自学,不懂的地方晚上请教账房先生。日本投降后我回到了祖母身边,进小学五年级读书。1948年我在苏州草桥中学初二年级读书,每天要半夜起来排队买配给平价米,觉也睡不好,加上家庭的种种原因,又一次失学,祖母托人把我送到米行当学徒。1949年苏州解放了,我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兵团后勤财经干校录取,我们边行军边学习,到了福州因各部队急需干部,我们财经干校的学员很快被分配到各个岗位上。通过对女儿点点滴滴地叙述,让她知道了爸爸青少年时学文化是多么艰难,我对她感慨道:你们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要珍惜良好的学习环境,要勤奋学习,努力掌握文化知识,把自己培养成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

         做榜样

        我在家里坚持一条原则,就是要做孩子们的榜样,凡是要求他们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先做到。例如:我要求子女积极参加家务劳动,每年我从部队回来探亲,采购、烧饭、拎水、搞卫生都带着孩子们一起干。我要求子女待人谦虚有礼貌,教育他们不说粗话、脏话,他们一一做到了。我还要求他们要勤俭节约。首先我们做父母的过日子要量入为出,精打细算,物尽其用,能自己动手的尽量自己动手。在困难年代,我们全家人的衣服大部分由我夫人袁安民利用业余时间做的。在她的影响下,女儿也学会了织毛衣,做衣服,给的零用钱从不乱花。我不但要求子女勤奋学习,自己至今仍坚持做到活到老学到老。

        女儿比儿子夏勇敏大6岁。姐姐的言行对弟弟起着直接的示范作用,他们在勤劳、勤俭、勤奋、好学的家庭里健康地成长。

        儿孙们的成长过程

        女儿夏袁勤1979年高考分数达标,体检因视力没有过关落选了,我鼓励她不要泄气,今后人生的道路很长,要勇敢往前走。正所谓360行行行出状元,进不了大学就进了工厂。她到苏州电子手表厂当工人,正好遇上厂里要选送有文化基础的职工到广播电视大学培训,她被选中上了“电大”。三年后毕业回厂里进班组当工人,在她的勤奋努力下晋升为技术员。她还利用业余时间进修完德语课程,又逢西门子电器厂需要德语翻译,她被批准调入该厂的技术部工作。做一行、钻一行,她靠自己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从技术员晋升到了高级工程师。如今女儿退休,家中的“买、汰、烧”和照顾我们二老的重任又落到了她的肩上,成了我们二老安享幸福晚年的生活支柱和依靠。

        儿子夏勇敏1978年小学毕业被学校保送进苏州中学。读完初中又直升高中。高考时苏州中学因为夏勇敏的语音音质好,推荐他报考了广电学院小语种专业。在北京广电学院学习期间又被公费送往伊朗、阿富汗、尼泊尔、巴基斯坦等国家留学。当时这些国家条件比较艰苦,要不要接受推荐他拿不定主意,生怕我们不同意。他把这个事情告诉了我,我说:只要你自己愿意,我支持你,你妈妈的工作我来做。在我的鼓励下,他更坚定了信心,后来又被推荐到土耳其留学。经过5年的勤奋努力,他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1990年他谢绝了国外多个机构的盛情邀请,选择回国为祖国效力。回国后进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工作,不久即成为土耳其语部的业务骨干,1996年被任命为土耳其部主任。他曾在1995年—2000年间承担了国家领导人涉及土耳其所有重要外事活动的翻译任务。主要包括:1996年乔石委员长、1999年李鹏委员长、2000年江泽民主席、国务委员吴仪、国防部长迟浩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京会见土耳其领导人时担任翻译任务,以及双边政治、经贸、军事等各领域磋商中担任同声翻译。受到国家领导人、中央办公厅、外交部等单位及外方人员的一致好评。

        2000年夏勇敏受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委派,驻土耳其记者站任首席记者。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前夕,他主动请缨,先后三次前往土耳其与伊拉克北部“禁飞区”接壤的边境地区进行实地采访,冒着生命危险,得到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及时发回了许多鲜活、生动的报导,极好地配合了国际电台对伊战争的报导。2003年11月回到国际台工作,由于业务上的出色表现,先后被提前破格提升为副译审,2004年晋升为译审,2007年1月被聘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土耳其语部首席翻译,2009年11月被授于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2014年至今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西亚非中心主任。

        孙子夏元坤在家庭各方的影响下,继承了勤奋好学、勤劳勇敢的品德。小学升初中因成绩优异被北京十一中学录取并免三年学费,高考被首都经贸大学录取,大四被德勤会计师事务所提前预约招聘,现已在该所工作两年多。孙子从小就得到了锻炼,9岁时就独自乘飞机探望在土尔其记者站工作的父母。他在北京读初中开始,每年利用暑假独自到苏州来陪伴我们二老。

        儿媳陈竹冰在国际台土耳其语部任翻译和播音,儿子一家已在北京安家落户。现在,他们每周用可视手机和我们通话,互道问候,每年儿孙都要抽空来苏看望我们,给予我们精神上极大的安慰。

        我和老伴已是85岁的高龄老人,党和国家给了我们优厚的生活待遇,创元投资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在政治上、生活上给了我们极大的关心、照顾,我们在女儿的陪伴下幸福地颐养天年。我们期盼:儿孙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尽心尽责,事业臻臻日上,努力培养良好家风,提升品德素质,守护家庭幸福,促进社会和谐。把良好的家风由家庭带到社会,由社会再回到家庭,把这笔精神财富代代传承。

(苏州创元投资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离休十五支部 夏尧康)

 

 

 

中共苏州市委老干部局版权所有 地址:苏州市三香路558号 邮编:21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