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母是最早从浙江山区出来的农民工,文盲无知识、也不懂什么革命道理,只知道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劳动,求个生存,穷与苦是命不好,所以对子女也无什么良好家风家规。本人对子女的教育,主要是“六个不忘”。
不忘一本苦难家史。抓住一切时机宣讲家庭的苦难史,让子女知道祖辈是从浙江山区来到浒墅关蚕桑学校打工,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吃的是瓜菜,住的是一间无窗的黑暗破房子,外面下雨,家中叮铛响,穿的是破旧衣服,靠父亲一个人打工,母亲替电厂职工洗衣服度日,加上日本鬼子侵略,更是雪上加霜。父母先后生育5个孩子,一家7口到解放前夕只剩小兄妹两人。两个姐哥是饿死的,母亲和哥是病死的。父亲是养蚕日夜加班熬红眼睛瞎了一只半被辞退。生活被迫到外地打工,1941年清明节回家,为了节约二角七分钱船票走回家,在十里亭被土匪打断腿,无人肯救,恰逢大雪,活活冻死在运河边上,两天后农民上街传说才知,尸体已被水老鼠咬了两个洞,真是惨极。父母等死后真是死无葬身之地,在同乡们帮忙抬到乱坟堆上(即埋每年冻死饿死在街上无家人收尸的野坟)埋了。我是两次读书没有读完初小,两次当学徒没有满师,被迫变成了一个流浪儿,到处混口饭吃,什么活都干过。到解放前夕已患严重胃下垂7公分,吐黄水,处在死亡的边缘。解放了才使我重生并当上了人民的干部。要牢记苦难家史,翻身不忘恩源。
不忘党的恩情。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3个子女的名字都和党的中心号召相联系。大女儿1958年出生,处在大跃进,7年赶超英美,所以叫“胜英”。二女儿1961年出生,处在三年困难时期,党号召要和谐团结,在国际上讲和平共处,所以叫“平”。儿子1964年出生,我在参加社教活动,所以叫“坚”即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在幸福中我始终不忘党是我的再生父母,党是我们成长的阳光雨露,党是全家幸福的源泉。
不忘济贫帮困。告诉子女们,生活好了,不忘还有千千万万的贫苦人家,要发扬友爱互助,挤贫帮困的好传统。我经常用我们夫妻俩是如何做的教育子女们。我参加工作拿薪金制,1952年评为21级每月57元多工资,我妹也当了厂内中层干部工资也较高,无家庭负担。但我的堂叔早死,生了5个子女,靠婶娘一个无职业的人无法养活,两个送给了农村领养,一个大女儿给人家当童养媳,我就每月寄15元生活费去,直到小的堂弟初中毕业参了军才停止。我父辈的同乡和邻居知道后都来找我帮助,有的多次来,我每人每次20元,从不拒绝。我爱人的姐姐结婚早,姐夫失业在家,先后生育8个孩子。送掉一个,生活十分困难,她就每月寄钱去救助,孩子读书的学费全部包下来。“文革”期间,我们响应号召全家去苏北农村落户,我们两人是干部,带薪下放,城市职工居民下放是凭工分分红,日子难过也来求助,我们也不拒绝,每次15元,还有知青的孩子长大了上学,我们也主动寄钱去支助。我妹的爱人是离休干部,因绝症早已病死,她的孙子要读大学,我一次帮助外,还每学期给3000元,直到大学毕业有了工作才停止。
不忘思想教育。上世纪90年代企业改革,大批工人下岗,我家轮到小女儿夫妇两人,我妹妹家轮到三人。大外甥因在下放农场时受到坏影响,婚姻未搞好,一人在外租房居住,听到厂要关门职工下岗,一时想不通就服毒自杀。我就一方面宣传改革等于革命,总会有人作出牺牲,是有得有失。困难是暂时的,你们对改革是有贡献的,没有全国几千万下岗工人响应支持改革,改革就难以推进,要他们克服困难。另一方面从经济上接济他们。小女婿就离家到深圳、宁波等地打工,小女儿就去各种小商店当临时工,做家政钟点工,领小孩等,外孙女由我们负责领养。
不忘无文化知识的苦。我们始终重视子女学习,要求他们边工作边学习,参加成人考试。尤其对第三代的教育,告诉他们我家四代人四个级别:文盲、小学、高中毕业、大学,父母尽力让你们读书,甚至选读高中和出国补习留学要化多大代价(约40万人民币)农民工要花30年才可赚到,不能忘记父母对你们的期望,绝不能有出去镀金混张文凭思想,在外要遵守他国法律,认真读书,不忘回国为社会、为国家出力服务。
不忘初心,亲情永恒。我们始终把女婿、媳妇当亲生一样,一视同仁。两个女婿家庭,一个是农村,一个是普通工人、生活不富裕。两人结婚时,不提要求,并由我们为主筹备婚礼,帮他们做毛料中山装、尼大衣。结婚后除大女儿一对在无锡工作,小女儿和儿子两家全部在我们处吃饭,包括两个第三代全部包下来照料,让儿媳们好好工作,努力自学成人高考。三个小家庭每逢节假日都先到我家团聚,然后再回家探望自己父母,尤其每年春节年年如此。现在第三代三个人也学第二代,两个外孙女婿,一个是大连人,一个是湖北人,都较富裕,有房子,但结婚后都把家放在我两个女儿家,同岳父母一起生活,第四代由两对岳父母包下来抚养。孙子和孙媳同在新西兰工作,结婚后国内的新房在上海与岳父母住一起,回国探亲夫妇俩先到上海家中,然后再到苏州探亲。三姐弟三个家庭亲热无间,互通互济、大女儿条件较好,一年四季过节回家礼物一式三份,甚至给弟妹等买衣服和日用品,所以我们称大女婿是大儿子。小女婿每周陪我到浴室洗澡帮我擦背,我重病住院陪在我身边,大女婿俩人连续三个礼拜回苏陪我,出主意和医生联系如何抢救。儿子儿媳有空,每到晚上来探望两老。现在我们一家四代16人,5个党员,10个大学学历,遵纪守法,夫妻恩爱,敬老爱小,平辈亲密,真是享尽天伦之乐。
(苏州创元投资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退休六支部 黄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