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机构 工作动态 离退休干部党建 服务管理 发挥作用 队伍建设 学习园地
林骏章:古丝绸之路的“古事”
【发布日期: 2018/2/8 】【来源: 苏州创元投资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 】【阅读次数: 3908 】【关闭窗口

    对于“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人们通过学习,了解得已比较多;相反,对古丝绸之路这段历史,则了解得比较少。因此,我想谈谈这段“古事”。

 

古丝绸之路是交通通道

    2100多年前,西汉时期的张骞从长安出使西域,首次打通了丝路,被称为“凿空之旅”,成了整个古代中外经济及文化交流的国际通道。西汉末年,在匈奴的袭扰下,丝绸之路中断。公元73年,东汉时期的班超又重新打通隔绝58年的西域。并将这条路延伸到了欧洲,到了罗马帝国。罗马帝国也首次顺着丝路来到当时东汉的首都洛阳。这不但是欧洲和中国的首次交往,也是完整的丝绸之路路线。在通过这条漫漫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中国的丝绸具有代表性,“丝绸之路”因此得名。

    在历史的长河中,丝绸之路也在发展,基本上分为三大类:一是陆上丝绸之路;二是海上丝绸之路;三是南方陆上丝路。

    陆上丝绸之路,分东、中、西三段。东段比较复杂。由长安到玉门关或阳关。自长安至敦煌,较之中西段相对稳定,但洛阳、长安以西又分三线。即:北线、南线、中线;中段:南北中三线会合后,由张掖经酒泉、瓜州至敦煌。再由敦煌至葱岭(今帕米尔)或怛罗斯(今江布尔)。中段主要是西域境内诸线路,它们随绿洲、沙漠的变化而时有变迁。三线在中途尤其是安西四镇多有分岔和支路。西段:从葱岭往西经过中亚、西亚直到欧洲。

    海上丝绸之路。汉武帝以后,西汉的商人还常出海贸易,开辟了海上交通要道。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朝,繁荣于唐宋,转变于明清。在唐宋元的繁荣期,中国境内主要由泉州、广州、宁波三个主要港口和其它支线港组成。

    南方陆上丝路。因此路穿行横断山区,又称“高山峡谷丝路”。大约公元前4世纪,中原群雄割据,蜀地(今川西平原)与身毒(地名)间开辟了一条丝路。南方丝路延续2000多年,特别是抗日战争期间,大后方出海通道被切断,沿丝路西南开辟的滇缅公路、中印公路运输空前繁忙,成为支援后方的生命线。

 

古丝绸之路是商品、科技、宗教交流之道

    商品交易正如“丝绸之路”名称一样,这条7000多公里的长路上,丝绸与同样原产地的中国瓷器和茶叶一样,成为当时一个东亚强盛文明的象征,源源不断地输往西方。此外,阿富汗的青金石也随着商队的行进不断流入欧亚各地。西方的皮毛制品、珠宝、核桃、胡萝卜、胡椒、菠菜(又称波斯菜)、黄瓜(汉时称胡瓜)、石榴等物种传为东亚人的日常饮食增添了更多的选择。西域特产的葡萄酒经过历史的发展融入中国酒文化当中。

    科技交流。中国古代技术西传已知最老的印刷品《金刚经》就发现于敦煌。中国造纸术曾经为古代科技领先于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纸制品开始在西域以及更远的地方出现。人们已在楼兰遗迹的考古发现了公元2世纪的古纸。

    宗教交流。关于佛教传入西域,尚有许多说法。但国内外学术界基本看法是:“佛教早在公元前2世纪以后,晚在公元前1世纪末已传入西域了。”除了佛教、拜火教、摩尼教和景教也随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赢得了很多人的信仰。并沿着丝绸之路的分支,传播到韩国、日本与其他国家。

 

明朝郑和七下西洋的盛事

    古丝绸之路的另一个“古事”是:明朝郑和七下西洋的盛事。综观世界航海史的研究成果,其中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一、世界航海图首先是我们中国绘制的,其创始人是中国明朝的郑和;二、郑和七下西洋的航海伟大创举,比意大利人哥伦布到达美洲新大陆早87年,比葡萄牙人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南印度洋早92年,比另一位葡萄牙人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早114年,比英国船长库克到达澳大利亚早了近400年。所有的这些地方,郑和和他的船队都已到过;三、郑和是否进行了世界环球航行?这至今还是个谜。但许多航海专家(包括外国的)都有这种倾向性,并拿出郑和的海图来证明。必须加以指出的是:一些洋人在评价郑和航海业绩的时候,习惯地戴上殖民主义的“有色眼镜”,说中国是为了寻找新的殖民地而发起了这次远航。事实胜于雄辩,中国自1405年到1431年进行了七次远航,先后不到30年时间,中国就放弃了全球远航。自从明朝后期到整个清朝,王朝实施了封建锁国的政策,至此古丝绸之路被封闭了。

 

古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的关系

    丝绸之路,在世界史上有重大意义,是欧亚大陆的交通动脉,是中国、印度、希腊三种主要文化交汇的桥梁。现在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旨在借用古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并赋予其新的内涵。“一带一路”战略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整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现在,我们所以还要用“丝绸之路”这个古老的词语来描述当今的战略,主要是凸显中国发展起来的定位,体现中国的和平交往、友好交往和共赢交往的传统,构建共同发展的区域空间,使我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基础。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后,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对外开放的重要性,海洋成为我国对外最便捷、最重要、最繁忙的国际通道。利用和加强海洋的联系,连接海上丝绸之路的国家和重要经济港口,把我国发展成为海洋强国,与沿海国家实现共同发展。

    我们在发展“一带一路”战略的过程中,不断与古丝绸之路有关国家讲2000多年来发生的“古事”,让大家重温这段美梦,为今后的共同发展多做贡献。此外,还实事实办地成立了“亚投行”,为商贸贷款解决金融难题;中国还为“一带一路”提供了时速达380公里的高速列车,被誉为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典范。总之,“一带一路”战略是“十三五”计划的重要内容,今后5年,定见成效。

(苏州创元投资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离休一支部 林骏章)

 

中共苏州市委老干部局版权所有 地址:苏州市三香路558号 邮编:21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