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都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好的家风、家规不仅承载了祖辈对后代的希望,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而我的家庭是怎样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之风呢?
勤俭持家 和睦相助 与人为善
我出生在祖国北方的普通农村家庭,父亲兄弟5人都从事农业,家中主要问题是人多地少,农忙过后,兄弟们分别找事干,有点收入,贴补生活。父亲同人合作到几十里外的矿区拉煤,卖给需要的农户,由于劳累及环境污染,不幸染上肺疾,53岁就病故了。母亲为人厚道,通情达理,能吃苦,又心灵手巧,白天忙家务,夜晚来纺棉,棉纱织成布,到镇上去卖,买来棉花再纺成纱,织成布,再去卖,返而复之。从中得点盈利解决一家人的穿衣问题。母亲性格豁达,对人态度和蔼、善良得很,兄嫂弟妹之间,从未吵闹过,而且团结互助,有求必应,常帮助别人裁剪衣服,照顾小孩,帮做小孩虎头帽子、猫头棉鞋等,谁有困难,她都乐于帮助,如:我五婶因病早故,留下两个子女,母亲常去帮助做衣服,照顾他们生活,直至他们成家。
母亲一生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兄弟姐妹和睦相处,她崇德从善、宽心待人的品行,我从小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她做人的规矩风格,既无写在纸上,也无挂在墙上,但却实实地在日出日落,年复一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着、显示着。
我和老伴都在部队生活过10多年,部队的服从命令听指挥,说干就干、真干、实干,敢于担当的作风,磨练了我们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确立了我们热爱社会主义永远跟党走的世界观、价值观,使我们一让生获益匪浅。
我们复员到地方工厂后,环境条件十分有限,工厂都在郊区,老伴上三班,工厂托儿所只能放1周岁之内的孩子,我们两个孩子1-3岁都寄养在别人家中,老二3岁起在幼儿园实行全托。两个孩子上初中前的衣服、鞋子基本上都是我们自己做,老伴的中山装也是自己做的。直至今天衣服、袜子破了都是自己缝补,能穿能用的绝不丢掉。有人讲: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的,父母的言行作为,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对于孩子的成长,我们思想非常明确,要使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对社会有责任感,必须从小培养他们在社会上生存、生活的能力,必须依靠自己,只有自己亲自动手,亲身体验感觉出自己的能力,他们才有信心。对此,我们十分放手,他们能干的事,一定鼓励他们去干,如老大五六岁左右,就站在凳子上帮我擀饺子皮,自己的袜子、手帕自己洗,整理桌子,扫地等都让她干。上小学后带动妹妹一起干。
互相尊重 低调勤奋 永不放弃
我和老伴从认识结婚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从未吵过架,红过脸,有了矛盾,分歧怎么办?我们一般是采用一忍让,二宽容,三换位思考,从对方角度去理解,气就没有了。涉及到用钱的问题,都是商量解决。如老伴有个妹妹在苏北农场,因受过伤生活不能自理,她的丈夫又是个酒鬼,儿子上学有些困难,我们决定资助,通过保险公司定额定期资助她儿子读完初中、高中。我有个亲戚是烈士,他的儿子身体不好,无工作,只享受社会上低保,有个孙子尚年幼,家中生活主要靠媳妇一人工资维持,我们决定给予资助,目前是不定期的补助,计划等他孙子上学开始,通过保险公司定期定量资助,直至他孙子满18周岁。
我们两个孩子的学习是顺其自然,基本没多操心,没有参加什么辅导班,也未请过家教老师。大女儿高中毕业后,上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充分征求她的意见,她喜欢英语,想报考苏大外语专业,我们支持、鼓励。她努力学习,大学毕业后,从事外贸工作,后来又到园区外资企业从事人事工作。前几年又喜欢成人教育,参加国际培训班,领取职业证书,现从事成人教育工作。她为人忠厚、友善、乐于助人。我们收到一位苏大毕业生的感谢信后方知,她在工厂时曾资助苏大一位贫困生完成学业。她家中不用的古筝、衣服等都主动送到居委会资助社区,她搬家时,不用的电器、沙发家具等都送给新苏州人使用。2012年底,她爸要动大手术需输血,医生问我家有否献血证书?她拿出了献血证书,我们才知道几年前,她曾多次到市血防站献血。她做事很踏实,从不张扬,这也是我们所希望的。
老二初中毕业后,不想上大学,故不想考高中。我们尊重她的意见,做什么工作都行,但必须自己尽到最大努力才行,她报考了丝绸职高学习统计专业,毕业后到丝织厂工作,实践后感到自己知识的浅薄,想进一步学习,我们支持。她报考电大会计专业,三年后毕业考试未达要求(差5分),又复读一年总算毕业,以后又考取助理会计师,在一个公司工作,后来园区一个公司招考会计人员,她报考被录用,工作后深感自己知识的局限性,下决心报考苏大成人班,苦战几年,获本科学历后,又考取会计师证书。在财会岗位上努力奋斗,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前几年又考取高级会计师证书,现在担任公司财务总监工作。她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奋斗、刻苦钻研、永不放弃,为公司的财会工作做出贡献。有付出就有回报,也说明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
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风好,这个人就会茁壮成长。否则,这个人成长中就会走弯路。社会中这些事例太多了。
当前我们国家正加快改革步伐,朝着两个百年目标,快速奔小康的建设中前进,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加强家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好家风必将带动好的社会风气,只要我们坚持长久地抓下去,社会的正风正气就会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在世代传承中就会形成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
(苏州创元投资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退休二支部 王瑞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