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是近80岁的老者,性格、品行、爱好、知识都已定型。由于幼时中医世家的好施家风,节俭度日、厚道做人的家教,勿营华屋的家训,以及幼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国学经典,养成了努力工作、勤俭持家的基本素质。父辈、我辈也都在这种家风中生活成长,也都能为社会作出贡献。
我的家庭成员彼此真诚相待,都有责任共建一个美好的家,虽没有成文的家规家训家风,但我的家也是每个家庭成员的生活乐园,人生的驿站,避风的港湾,是个幸福之家。这种幸福之家,来源于良好的家风,家风要对社会作出贡献,才是国家社会需要的家风。良好的家风是家庭中最宝贵的财富,她可以育才,也可以聚财。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文化大肆入侵我国,什么向钱看,提前消费,重外文轻中文,出国求学为荣,什么代沟,辈分平等,新生孩都是“小王子”“小公主”。中国传统文化遭到史无前例破坏,五千年悠久传统文化倒退了二代。我们家的子辈、孙辈在思想上也受其害,一碰什么爷爷奶奶那都是旧社会的传统,现在都到了计算机网络时代。尊重老人形同虚设,对中国经典文化,古圣先贤思想不感兴趣,自立能力越来越差,也出现了啃老现象,现实主义和拜金主义也吹进家门。由于只生一个,对下一代从小呵护过多,只要他们好好读书,其他都由家长承担,包揽一切,养成了下一代依赖性特别强,也产生了缺乏对家庭的责任感。更为严重的是社会风气的倒退,吸毒、嫖娼、赌博、苍蝇、蚊子、老虎也逐步形成气候。
家庭的安定幸福与国家富强密切关联,国家是由国土、人民(家)、文化、政府组成,国是千万家,有国才有家,国强民才富。我11岁前是在旧社会长大的,虽说家境当时不算穷,但一个月也只能吃上一二次肉,那是因为国不强,政府腐败,又处于被日寇蚕食,占我半壁江山,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千万家庭背井离乡,饱受被侵略苦难的时期。抗战胜利后,又经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经济基础太差,国际地位很低,国不强,民不富。
新中国成立至今,经历届党中央的努力奋斗,特别是当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励精图治、真抓实干、制订了强国强军富民政策,脱贫取得了重大成效,初步实现了小康社会。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强调: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特别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动依法治国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家法治建设和社会风气取得了重大成就。法治(法律)的生命力和权威在于严格实施。在法治框架内严格执行纪律监督,严厉惩治腐败,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老虎”“苍蝇”都要打。近几年来,在依法治国的指导下,反腐反贪斗争取得了巨大胜利,周永康、徐才厚、令计划、苏荣、陈树隆等一批腐败高官受到法律的惩处,大快人心。
坚持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精华,习近平早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就提出“把法治建设和德治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他律和自律结合起合,做到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2013年,习近平在孔府及孔子研究院考察时就强调“礼法合治,德主刑辅”,这就强调了“法”与“礼”“德”的重要性。“法”“礼”“德”是国家的风气,国家的社会风气是与家风一脉相成,党风政风影响社风民风,国家的社会风气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民守法是最重要的家风,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立德树人,德法兼修。一个国家有严格的依法治国政策,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就会长治久安,实现和谐社会,人民幸福安康。
(苏州创元投资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退休十支部 徐永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