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机构 工作动态 离退休干部党建 服务管理 发挥作用 队伍建设 学习园地
纪明华: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正能量
【发布日期: 2017/9/28 】【来源: 苏州创元投资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 】【阅读次数: 3098 】【关闭窗口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尚,是思想、情感、态度、精神、情趣,习惯和其它心理因素等多种成份的综合体,如语言环境、情感环境、人际环境、道德环境等。家风是一种综合的教育感染能量,是一种潜在的无形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规范和影响着家庭成员的行为,特别对孩子人格的塑造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言的字典、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性格特征、道德素养,为人处事及生活习惯每个方面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就有什么样的家庭氛围。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国家的“家”。家风相连成民风,民风相融汇国风。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强调家风,说的是“小家”,着眼的是“大家”,是“国家”。

    重视家风建设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因家风清廉质朴,善良守信,进取有为而赢得赞誉的古今名人不胜枚举。周公家训、诸葛亮的“诫子书”,唐太宗的“帝范”,司马光的“家范”等帝王名人家训均为传世佳话。家喻户晓的包青天“包拯家训”更是言简意赅,振聋发聩,包拯说:“后世子孙仕官,有犯脏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包拯告诫后世子孙,当官不得贪赃枉法,否则开除族籍,不准再回包家,死后不得入葬包氏祖坟,不遵家训,不从吾志,就不承认他为包氏子孙。包拯嘱咐家人把家训“刻石,竖立在堂屋东壁,警戒后人。”如今我们重温包拯家训,其凛然正气、清廉之风,仿佛仍在身边,鼓舞世人。再说岳母姚氏在岳飞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岳飞又严格教育参战的儿子一心报国。好的家风如同无声的教诲,助人立德、立言、成人、成才,让后人铭刻在心,代代受益。

    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贯把重视家风建设作为自己党性的体现,用实际行动给我们做出了表率。毛泽东同志在家风上坚持三条原则:“恋亲不为亲谋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毛泽东同志对待子女总是要求他们和老百姓一样,不允许搞特殊化。周恩来同志专门召开家庭会议,并定下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的“十条家规”,要求亲戚任何场合都不要讲出与总理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习仲勋同志教育子女要勤俭持家,低调做人。2001年10月15日习近平同志在写给父亲的祝寿信中说:“父亲的节俭,几近苛刻,家教的严格也是众所周知的。”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的焦氏家风同样堪称典范,得知儿子“看白戏”,焦裕禄家人把票如数退给剧院,并以此为契机,起草了县委文件“干部十不准,”大女儿中学毕业焦裕禄说:“书记的女儿不能高人一等,只能带头艰苦”,拒绝了很多单位的善意照顾安排。即使在临终时他还嘱咐妻子“日子再苦再难,也不要向组织要补助,要救济。”无数革命老前辈家规严、家风正,既彰显了共产党人特有的高风亮节,也为今天的干部群众树立了榜样。家风、家训,治家之仪轨、修身之准则,堪为“一家之法”。家风正、民风淳、国风清,做好家风建设,让“家风文化”深入人心。传承优良的家风是中华文明代代相传,灿烂不息的原因。

    家风纯正,雨润万家;家风一破,污秽尽来。家风好,则民风好,国风好;家风败坏,祸及全家,祸害社会。普通家庭的家风不正,管教不严,家庭成员,特别是子女容易惹是生非,带来祸端,而领导干部的家风崩毁,则不仅祸害家族,而且直接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领导干部家风的好坏对社会风气有着重要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领导干部掌管着一定的权利,在群众眼里,领导干部的家庭和干部个人是作为一个整体的,领导干部家风好坏,其配偶及子女在社会上的言行举止直接决定干部和干部队伍在群众中的形象。领导干部如果家风不正,家人在思想上走歪了,跑偏了,相互熏染之下就容易走向违法乱纪,消极腐败的深渊,纵观那些腐败案件中落马的官员,大多对其家庭、子女疏于教育,导致家规不严,家风不正,妻儿子女多是贪欲丛生,借权生财或是借势欺人,违法乱纪,一人当官,全家涉腐,最终下场只能是一人落马,牵出全家。中纪委对苏荣严重违纪违法的通报中指出:“自身严重腐败,并支持纵容亲属利用其特殊身份弄权、干政,谋取巨额非法利益,严重破坏了党内政治生活,损害当地政治生态,性质极其严重,影响十分恶劣。”苏荣落马后在忏悔录中写道:“我家成了权钱交易所”,我是“所长”,老婆是“收款员”。可见领导干部家风不正,腐蚀了自己和家属的灵魂,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污染了社会风气,其危害不可低估。所以加强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显得尤其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的工作人员。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教导,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涵养好家风,绝不能在亲情面前丧失原则,把亲情和家属凌驾于法律之上,要对自己和“身边人”提出更高要求,以身作则,从严治家,从而担当起自身的社会责任。

    良好的家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成长的营养剂,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好的家规、家训是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长的保证,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正能量。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教,传承优良家风,搞好家风建设。

(苏州创元投资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退休二支部 纪明华)

中共苏州市委老干部局版权所有 地址:苏州市三香路558号 邮编:21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