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四大文明古国,唯独中国有四、五千年从未间断的文明史,绝非偶然。唯物史观认为:宇宙无边无际,无始无终。一切事物都在对立统一、量变质变和否定之否定等规律中,“有扬有弃”地向前发展着。由于长期以来,我们只注意“对立统一”、“量变质变”的规律,对“否定之否定”则关注不够——这与我们习惯“单打一”,且好“走极端”,或“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有关。其实,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乃是“包含着肯定的否定”,所以又简称“扬弃”。如果我们能够精准地“扬所该扬、弃所该弃”,必将对国家、人民以至“小小寰球”有更大贡献!
我想,若干万年前,也只能是当时类人猿中,已逐步学会了用火熟食、学会组织起来团结协作、从而不断增加了体力和智力以及集体行动的合力的那一部分,才逐步渐渐进化为人类的。以上这些也许并非同一部分类人猿所为。古人就曾记载是燧人氏发明了火、有巢氏始建屋等等;也有人认为燧人氏、有巢氏等并非个人,乃原始部落之名。
组织起来,就要有纪律、有监督,就要有领导与被领导、有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和必要的集中。我想,这也就是“人猿相揖别”后,人类能够发展成为“万物之灵”的根本原因。遗憾的是当人类为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实行“游牧”与“种植”的分工;尤其是实行“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后,前者的强势日益明显,“倚强凌弱”的兽性趁机返潮;当时有些知识精英,还堂而皇之地宣称“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以至“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横行了几千年。
我曾想:四千年前的炎黄子孙,由于主要以农耕为生,喜欢安定,所以“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后来还花大力气“筑长城以自卫”;甚至对进犯的“游牧”民族采用“和亲”政策,以求“互利共赢”。当然,如果“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虽“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侮”,也是毫不含糊的!
如果(我说是“如果”)“人猿相揖别”后,我们的祖先“分工不分家”,不允许“劳心者”趁势把“劳力者”当“奴隶”使呢?在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期,能制造机械的手工业者墨翟开创的学派,曾与孔丘的儒家并称为“显学”。其弟子多半来自社会下层。他不仅有一套“兼爱”“非攻”“尚贤”等理论,还是一位实干家。当他得知楚王要用鲁班造的云梯攻打宋国时,曾赶路十个日夜去劝阻;并当楚王之面,与鲁班共作攻防比拟,鲁班九攻之械尽,墨翟守城之法仍有余。他的言行,以及孔子的“仁”等等,当时如能够实现,还会“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吗?
我们炎黄子孙,远在两千五百年前就有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梦”。虽然主要还只是对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的怀念,确也充分反映了我们与猿“揖别”后,“人性”特有的团结友爱,仍得到应有的发扬也!因此,几千年来哪一个奴隶主王朝或封建主王朝,剥削压迫过重,就会引起被剥削压迫者“揭竿而起”,并在当时有正义感的知识精英辅助下“改朝换代”——来一个“有扬有弃”的“否定之否定”的“推陈出新”过程——虽然基本制度未变,但具体做法总有所改进;虽然,这一时的“好事”,却不仅拉长了我国的“封建时代”,还形成了我们前面提到的、许多根深蒂固的坏毛病。
当然,从总体来看,我们炎黄子孙,在全人类中还是最具人性的——开天辟地传说中的盘古,面对浑沌之气,不仅抡起大斧,使轻清者上升为天;重浊者下凝为地。而且,盘古自己也化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理,肌肉为田土……,好像当代的共产主义者,一切都献给人类了!还有:女娲炼石补天又造人、后羿射日、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鲁阳挥戈返日等传说;到大禹治水、“子不语怪、力、乱、神”,以至荀子的“人定胜天”,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都说明中国人最坚定的信仰是“人”,当然不是单个的人,而是很好的组织起来的“集体的人”。
回顾四、五千年的历史,凡属“太平盛世”,皆是人群组织较好、阶级剥削压迫相对较缓之时。晚清,鸦片战争的失败,特别是甲午海战,北洋水师被装备差于我们的日本舰队打了个全军覆没,才使我们从盲目自信,转而盲目崇洋媚外,几乎使四万万人都成了“一盘散沙”!
“十月革命”送来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们几千年前“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梦”、以及当时中国的社会情况相结合,就产生了中国当代的盘古——中国共产党。通过共产党人的努力,特别是抗日战争十四年“兵民敌后”的努力,才把广大人民更加有效地组织起来,不仅使日寇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还使顽固继续在人民头上压了三座大山、妄图三个月消灭共产党的反革命派,不到三年就被赶下了海!这是一切不尊重人民群众的“精英人物”之必然下场!“一将功成万骨枯!”任何“精英人物”,脱离群众必然一事无成!其实,这也是“人猿相揖别”后,决不能须臾忘却的根本!
当然,这也与我们历来善于学习其他民族、其他国家的长处分不开!只要我们不再“盲目自信”,或“盲目自卑”;而是“实事求是”地,既敢于“学人之长,补己之短”,也敢于“扬己之长,补人之短”,大家互利共赢,使小小寰球早一点实现天下太平的“大同世界”——永不忘“人猿相揖别”后的“初心”!
作者:姑苏区离休干部 张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