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迈进耄耋之年,最终如何养老?一直盘踞脑海,也是与老伴经常商量的话题。集体养老还是居家养老?一直思来想去。两人最终得共识:是居家养老最向往。中国人有句老话:金屋银屋不如自己的老屋。老屋虽简陋,毕竟居住了近30年,进进出出,习惯自如,又住底层,邻居亲戚朋友串门方便,人来人往,谈天说地,其乐无穷。怎么居家养老?一些家务事,逐渐力不从心,繁重家务做不动了,出门购物,走路不便了,医院看病,楼上楼下不知所终。居家养老虽向往,但觉得困难的事也多。
自从苏州市姑苏区成立了“虚拟养老院” 后,我家实实在在得到了养老实惠。我是异地安置来苏州的离休干部,“虚拟养老院” 对我一视同仁,每周免费派遣家政人员上门服务一次/三小时, 家政人员上门主要是搞清洁卫生, 一周一次, 把我家基本上搞得干干净净。家政人员还边干活边与我们聊聊天,使我俩知道不少外界的情况,也增加了不少生活乐趣。我俩有时想买些吃的东西,家政人员骑上电动车很快帮我们买到。虽然换过人,但每个家政人员各有特长,都很热情敬业,跟我们的关系都十分融洽。
今年初,听说凡是“劳动模范” 可以增加免费服务时间,我1960年在异地工作时曾被评为全国劳模,姑苏区虚拟养老院得知并核实后,没几天就把我的每周免费服务一次,改为每周服务三次(每次三小时),并且根据我们的要求,主要是为我们俩做饭烧菜,搞卫生,费用全由政府埋单。
另外,我所在三元一村居委会又帮助我推荐一名自费家政人员,每周三次上门服务,也是烧饭做菜、打扫卫生。这样,每周有六天,我们俩可以吃到可口的饭菜,减轻了家务劳动,解除了我俩居家养老的担忧,提高了我与老伴安度晚年的信心。
在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下,苏州姑苏区虚拟养老院的建立使我和老伴真正过上了居家养老的幸福晚年。
姑苏区离休干部 施燮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