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机构 工作动态 离退休干部党建 服务管理 发挥作用 队伍建设 学习园地
曹建华:亚太自贸区承载着亚太共同繁荣的使命
【发布日期: 2017/3/13 】【来源: 苏州创元投资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 】【阅读次数: 2710 】【关闭窗口

    2015年11月18日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召开。习主席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发挥亚太引领作用,应对世界经济挑战》的主旨演讲。习主席指出“在世界经济充满挑战的背景下,亚太经济也面临着诸多现实和潜在的困难和风险。亚太各经济体必须勇于担当,同舟共济,努力推动全球增长。要坚持构建开放型经济,加快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最大程度增强自由贸易安排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亚太地区幅员辽阔,各经济体参差不一,整体水平正待提高。就亚洲而言,新的未来究竟何在。亚洲地区集中了41亿多人口,接近世界人口总数的60%,其陆地面积将近世界的30%。亚洲是人类文明的主要发源地。自世界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亚洲曾深受西方殖民入侵之苦,个别国家也曾走上扩张道路。亚洲内部各成员间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传统不尽相同,在亚洲建立求同存异,休戚与共的新共识就尤其必要。亚洲是开放的亚洲,亚洲国家在积极发展与区外国家合作的同时,更要加强本地区成员之间的开放包容,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贸易是亚太地区最具活力的经济领域之一。当前多哈回合谈判裹足不前,新的区域自由贸易安排不断涌现,引发大家对碎片化倾向的担忧。如何面对这片激流险滩,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亚太国家的基本共识。

    多边贸易体制和区域贸易安排,一直是驱动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的两个轮子。亚太经合组织成立以来,一直努力探寻一条既符合亚太地区多样性特征,又能惠及所有成员的区域经贸合作路径。2004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咨询理事会向领导人会议正式提出组建亚太自贸区的设想,但直到2006年亚太经合组织才同意将亚太自贸区作为长期愿景,但未取得实质性进展。近年来多哈谈判陷入僵局,亚太国家纷纷转向发展更为灵活的双边或多边自贸协定。过去20年,东亚签了63个自贸协定,占全球的三分之一,其中绝大多数是在近10年完成的。快速发展的各类自贸区在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同时,由于规则标准各异且互有重叠,这样的重叠与碎片化,使资源分散,效率降低,影响贸易的开展,对亚太经济一体化很不利。

    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在北京启动了亚太自贸区进程迈出历史性一步。习主席强调“要加快亚太自贸区建设,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要平等参与,充分协商,最大进程增强自由贸易安排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提高亚太开放型经济水平、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北京会议批准的《亚太经合组织推动实现亚太自由贸易区路线图》申明通过实施路线图,在完成现有路径基础上建成亚太自贸区。这是北京会议取得一项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由此进入一个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新时期。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教授塔夫罗夫斯基认为,这不仅是该地区实现经济一体化目标关键一环,也为陷入僵局的世界组织多边谈判注入新的不竭的动力。

    发展水平悬殊的经济体共同推进一体化的典范。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占世界经济总量的57%,世界贸易总量的48%和全球人口的40%。亚太自贸区建成,可以促进区域内商品、资本、人员、资源的自由便捷流动,仅此一点,每年就可以减少亚太地区因贸易资本流动的障碍而造成的上百亿美元的损失,其带来的经济收益将远远超过任何一个现有区域自由贸易安排,通过自贸区这一制度安排,可以形成紧密经济体,在世界经济日益多元化格局下,形成较强抵御区外风险能力;有利于增强亚太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权和话语权,除了可以消除因诸多双边和多边贸易协定在制度规则上不统一导致的问题,也有利于解决如敦促部分经济体加快开放一些敏感产业、产品等领域的难点问题。

    道路的选择不仅是增加自贸区的数量,还在于使各经济体能在兼顾彼此立场和利益的前提下,共同研究并实践出最佳的自由化方式。在这一点,有效执行2014年在北京通过的《亚太经合组织推动实现亚太自贸区路线图》具有特别意义。

    多年来,亚太坚持大开放、大融合、大发展,走出独具特色、充满活力的区域经济合作道路,堪称发展水平悬殊的经济体共同推进一体化的典范。中国提出以新的途径实现亚太自贸区的倡议,其突出特征是从一开始就把亚太经合组织的所有成员纳入进来。

    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需求疲弱、走势分化的形势下,亚太经济也面临增长基础不稳,新旧动力转换,结构调整不彻底等种种挑战。中国推动亚太自贸区的努力,无疑有助于增进各方在区域贸易安排上的共识与互信,推动区域整体走出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推动形成自由开放、方便快捷、充满活力的亚太发展空间。巴基斯坦国防大学教授哈尤姆汗表示,亚太自贸区的创意让各国意识到,发展水平悬殊的经济体之间同样也可以推动一体化,发达国家应积极与发展中国家分享先进经验,摒弃零和思维,加强沟通和交流,打造互利共赢的局面。

    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和坚定支持者,也是重要建设者和主要受益者。作为发起者,中国力推亚太自贸区建设,愿意为本地区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展现了中国在逐步实现自身发展后,不断提升大国的责任。当前,亚太地区在中美共同牵头,亚太经合组织所有成员参与下,亚太自贸区联合战略研究已起步,各经济体通过举办自贸区政策对话,信息交流等活动,加强自贸区能力建设,进一步凝聚亚太自贸区共识。

    在增进各方在区域自贸安排上的互信、共识与妥协、推动区域整合方面,中国发挥了建设性作用。中国还积极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向亚太地区提供丝路基金。秉持亲诚惠容,坚持共建、共享的原则,完善双边、多边合作机制、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中国还倡议筹建、建设亚投行等,通过发展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为亚太自贸区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实施自贸区战略,最终目标是寻求地区和全球经济共享繁荣,不断增进人民福祉。自贸区战略已被列入“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国际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完成。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建设,致力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加快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习主席的郑重宣示鼓舞人心,承载亚太地区人民的心愿,亚太各经济体理应秉持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合作精神,携手并肩,共同努力,让宽阔的亚洲、太平洋成为亚太合作的桥梁,友好的纽带,共同的家园。

                               (苏州创元投资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离休二支部 曹建华)

中共苏州市委老干部局版权所有 地址:苏州市三香路558号 邮编:21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