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机构 工作动态 离退休干部党建 服务管理 发挥作用 队伍建设 学习园地
刘奎璧: 实施对外开放新体制
【发布日期: 2016/12/20 】【来源: 苏州创元投资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 】【阅读次数: 2359 】【关闭窗口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第一工业产品制造大国,第一物资贸易大国,是世界最重要的金融投资大国,也是世界经济发展举足轻重的引擎之一。

    当前,我国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及时抓住了这个重要的关键点,在十八届五中全上明确提出要着眼于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提出形成对外开放、发展更高层开放型经济,这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指导意义。

    目前,世界上的一些发达国家,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后,经济复苏乏力低迷,世界新兴市场金砖五国呈现“双向分化”,有些国家陷入“中等经济困局”。我国经济虽然有所放缓,但仍保持着中高速度发展,发展进入“新常态”,仍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但也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

    我国要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必须保持在传统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加快对外开放的新体制,增强体制的竞争优势,这是应对全球规则竞争趋势激烈的迫切要求。当前,西方国家为遏制新兴市场,遏制中国的崛起,有针对性的制定由其组成自贸区的准入条件,抬高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门槛。我国要以更加积极主动姿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这是与我国发展方向一致的,是形成同国际贸易投资相适应的体制机制的需要。

    3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果,但仍还属于初级阶段。对外开放,是以引进为主;输出的货物,是以原料及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今后,要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要把对外开放,转向引进来、走出去并重。输出,要向高端、高附加值转型,我国目前输出高铁项目,就是良好的开始。加快推进“一路一带”建设及“亚投行”建设,具有巨大战略意义,这是对“TTP”的回应。加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建设立足周边,面向全球高标准自贸区网络,实现我国与世界各国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必须完善法制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这种有利于合作共赢的体制机制,能够同国际投资环境相适应。这里,要在国际金融贸易中建立新体制,取得多一点话语权和参与制定规则权、定价权,以保证我国占有的一定数量的经济总量。为此,我们必须保持经济的中、高速度发展及社会财富分配差距的缩小,不能陷入“中等经济困局”,因为这是实施对外开放新体制的基础,而不断创新观念、创新科技、创新产品,则是实施对外开放新体制的前提。

    当前,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具有悠久历史文明的中华民族,能够运用智慧,不断创新完善对外开放新体制,在剧烈的国际金融、贸易竞争中,能够跨越“高门槛”,防止“边缘化”,取胜“金融战”,防止被“剪羊毛”,突破“遏制、围堵”,防止“被弱化”。我们坚信,一个强大的中国一定能够以强劲的经济态势,融入全球经济,与各国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苏州创元投资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离休六支部 刘奎璧)

中共苏州市委老干部局版权所有 地址:苏州市三香路558号 邮编:21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