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战例很多。毛泽东同志总结的三国时期曹操与袁绍的官渡之战,就是个范例。战争之初,双方力量对比,客观条件的优劣差别很大。袁绍拥有兵马70万,粮草充足,且具有地理上有利形势;曹军只有7万,粮草将尽,地理上也不利。但曹操采取了正确的战略决策,集中优势兵力,袭击袁军屯粮之处,火烧粮草辎重,一战而胜,乘胜而下,各个击破,取得了胜利。曹操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总结的那样,充分体现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
革命工作中有许多艰苦的地方,所谓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也存在不少落后贫穷的角落。这些地方总需要共产党人带头到那里去,不怕吃苦,不怕受罪,带领那里的群众致富,把落后地方的经济搞上去。能不能做到敢于实践,后来者居上,这对共产党人有没有真正本领是个考验,对共产党执政能力也是一种检验。像我们张家港市永联村党委吴栋才书记,他从一个部队转业干部,作为当时镇党委派出去的工作人员来到了永联村,永联村是全市最贫困的村,是长江滩涂围圩出来的村,家家户户是各地移民到这里的困难户。吴栋才去了那里,把低洼地改成鱼池、养鱼养鸡搞多种经营,又利用生产的鱼、鸡拿到城里换来废钢铁搞小轧钢厂等乡镇企业,这样拼命搞了几年,到80年代末,这个全市最贫穷的村,一跃成为全市最富的十个村之一。之后吴栋才同志更是抓住改革开放的良机,引进先进设备,把小轧钢厂办成了现代化钢铁企业,以炼铁开始到炼钢轧钢一条龙生产,到2004年,其销售收入达到116.6亿元,人均GDP列为全市各村之首。三个文明建设在张家港市几百个村中成为冠军。吴栋才把全市最落后的村建设成为全市第一村。最能说明共产党人的敢于创造、敢于开拓,内在素质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只要真正确立先锋队觉悟者,什么样的奇迹都能创造出来。
贫穷与富贵,落后与先进,都是可以转变的一种状态,是随着各种条件的改变可以逆转的。劣势甚至可以转变成推动事物发展的优势。
上面讲的永联村的吴栋才书记,他在这个贫穷村的劣势转化过程中,他牺牲了个人的许多利益,开始村里没有资金,他首先与当地供销社商量联合出资办厂,同时他还把请来建厂的技术员、合作方主要人物都安排到家里、自己掏钱招待。为了掌握轧钢和改造炉子的关键技术,他又四处请教拜师学习,亲自带着技术员在炉子旁做实验,也正是由于他的刻苦钻研,炉子改造获得了成功,在众多小轧钢厂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没有吴栋才同志的这种钻研拼搏的精神,永联轧钢厂不会这样成功的发展,贫穷的历史也不会改写。所以后来者居上的风光,不是靠运气,不是靠虚假,而是靠自己去努力,真正掌握开启致富大门的钥匙,这样才能领略真正的风光。
(张家港市离休干部詹廷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