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机构 工作动态 离退休干部党建 服务管理 发挥作用 队伍建设 学习园地
林骏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发布日期: 2016/9/23 】【来源: 苏州创元投资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 】【阅读次数: 2542 】【关闭窗口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这个奋斗目标制定。”为了全面深刻理解小康社会,我们必须从历史、现实和将来来认识这个问题。

 
从历史的角度理解小康社会
    小康,是古代思想家所描绘的理想社会,也反映了普通老百姓对宽裕殷实的理想生活的追求。早在西周的时候,小康一词即已出现过。《诗经》上的《大雅民劳》中有“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句子。意思是把生活比较安定充实以小康来表达。《礼记·礼运》上也说:“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是谓小康。”随着时代的变迁,儒家把这种盛世,也就是小康作为一种理想的社会模式。中国民间习惯把那种薄有资产、可以安然度日的家庭称为“小康之家”。
    中国共产党提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思想。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都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表述的转变,表明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深化了对小康社会的认识。总体小康是指20世纪根据中国的国情,重点在解决温饱、提高物质文明水平时提出来的;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则是21世纪头20年将要达到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内容为目标,成为“五位一体”的小康。
 
“十二五”扎实稳妥建设小康社会
    用“十二五”胜利收官来论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是最有说服力的。“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很不平凡的5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党带领各族人民,顽强拼搏,奋力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这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4516美元增至8000美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第二产业,基础设施水平全面跃升,农业连续增产,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5%,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高速铁路里程从0.5万公里增加到1.9万公里以上,占全球60%多,节能减排指标全部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实现,使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新台阶,站在了更高的发展水平上。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改革开放时期的经济建设有很大的不同。在“十二五”时期,有以下特点: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发展成果惠及人民;全面深化改革有力推进,对外开放纵深拓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开启新征程;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成就显著;全面从严治党开创新局面;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称《建议》),这是今后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是我们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纲领性文件。《建议》提出“十三五”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要求,体现了“四个全面”和“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前瞻性、指导性。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根本上说是发展问题。发展理念是否对头,决定着发展的成败。《建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是我们在深刻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
    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有的创新是与对外开放紧密结合的。例如“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再如,国际金融合作——亚投行的筹建与发展,仅仅用了1年多时间,到2015年底就完成章程生效程序,正式成立亚投行,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我国经济首季就实现“开门红”。一季度货物贸易顺差8102亿元,扩大8.5%。3月份出口1.05万亿人民币,增长18.7%。苏州市230个项目集中开工建设,总投资达2274亿元。这些数量多、规模大、质量高的项目在1天时间里开工,确实鼓舞人心,也反映了苏州“十三五”的发展气势。
    全面小康,重在“全面”。协调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全面才能保持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如果到2020年我们在总量和速度上完成了任务,但发展不平衡,就算不上真正达到了目标。因此,我们要真心实意、扎扎实实地搞好扶贫工作,这不仅是执政党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个共产党员的责任。
 
(苏州创元投资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离休一支部 林骏章)
中共苏州市委老干部局版权所有 地址:苏州市三香路558号 邮编:21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