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机构 工作动态 离退休干部党建 服务管理 发挥作用 队伍建设 学习园地
张及:人之初心
【发布日期: 2016/8/9 】【来源: 姑苏区委老干部局 】【阅读次数: 2817 】【关闭窗口

    自从有了《歌唱祖国》,每唱起“我们战胜了多少苦难,才获得今天的解放。” 我总禁不住热泪盈眶!而今,一再学习总书记《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读至“95年来,中国走过的历程,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走过的历程,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用鲜血、汗水、泪水写就的,充满着苦难和辉煌、曲折和胜利、付出和收获,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不能忘却、不容否定的壮丽篇章,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继往开来、奋勇前进的现实基础……”等动情之处,更使我频频心潮澎湃、悲喜交加、浮想联翩!

    回想初到苏北解放区,就参加了解放军文工团,过上军事共产主义生活,曾大喜过望——谁说“共产主义可望而不可及”,现在,我已把 “张汝年”改名为“张及”了!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解放军全体指战员都领到一条白毛巾,两边的红字是“将革命进行到底”“中央人民政府赠”。什么是“底”?当然,首先是解放全中国,但也不能忘记我们终极的目标: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所以,这毛巾我一直珍藏着——未忘初心也。

    还记起2012年,《国家命运》的播出和《北京晚报》对此剧“真实历史”的介绍,使我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上下,从毛泽东、聂荣臻和两弹一星的技术元勋,到1958年冬,一夜之间“神秘失踪”的志愿军第20兵团指战员;1960年初,自愿从“人间蒸发”的豫、鲁等地,上万的农民……为了“国家命运”勇于“担当”的英雄气概,我于“禁不住热泪盈眶”的同时,还因网络上,居然有人昧着良心,污蔑志愿军和上万的农民“甘为砌墙的砖”,是“平庸的恶”;中华文化“是一种奴性文化加谋略文化,是一种内在有严重缺陷的文化”等等而义愤填膺!

    于是,我连夜写了《看<国家命运>想起“我的中国心”》一文,发给苏州市老干部局网站和《苏州日报》。前者用了,后者未用也在意料之中——时候未到吧。

    去年8月中旬,我右股骨颈摔伤,住院手术和理疗期间,曾反复思考,当年“人猿相揖别”,“别”究竟是什么?“自私”是人的本性吗?这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两三千年前炎黄子孙的“大同梦”,不都讲的很清楚了吗?

    人类的童年,面对残酷的“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弱小的“人”,是经过亿万人一心“抱团”、各尽所能地团结协作、和由此而产生的智慧、经千百万年不断地艰苦奋斗、前仆后继的流血牺牲才进化为“万物之灵”的啊!

    试想,从对“火”的畏惧,到敢于运用火;从石器的制作不断精细,到创造了自然界没有的物质“陶器”;以及“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的发明等等,当时的难度和耗费的精力与血汗,都一再证明:人,是不可能离开群体单独生存的。所以,人类的“初心”是“性本善!”马克思也断言:“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炎黄子孙,所以能五千年来在这块土地上繁衍了十几个亿,不正是由于我们一向十分注意较好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么!  

    所以,“人猿相揖别”的初期,人类有过一段较长的原始共产主义社会时期。我相信,不仅历史上相传的“尧舜禅让”是真的;泰伯、仲雍让贤而奔吴,也是真的

    今天,为什么仍有某些“精英”即使承认历史上有过“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却又公然断言“科学共产主义社会”是空想呢?因为他们认定:“自私是人的本性。”真是这样吗?

    其实,私有制从产生至今,也不过“几千寒热”,在人类社会已发展了千百万年的历史长河里,真正是弹指一挥间呀!虽然,多数“既得利益者”别有用心地、一再声嘶力竭地吆呼“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但事实上,从那至今,任何时候,总还是为国为家为人民而奋斗者,远远多于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者嘛。人类社会不仅没有因“天诛地灭”而解体,而且总体上还是按照自身的发展规律,“有扬有弃”地呈螺旋形向前发展着嘛。而且,至少1992年6月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的发表,已说明人类中(包括“既得利益集团”中的“有识之士”)已经看出: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整体性和不可分割的相互依存关系了!

    我坚信,只要人类不要再犯“一战”“二战”之类的重大错误;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人与人之间,不再以强凌弱;而是力求通过平等的协商、谈判,“求同存异”甚或“聚同化异”,以达“互利双赢”。那么“太平世界,寰球同此凉热”的梦想,真是一定能够实现的!当然,和平的“正能量”必须壮大到能镇住一切战争狂人——使之迷途知返!真的——现在不是九十五年前了!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九十五年可歌可泣的奋斗史证明,总体上确是“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的,不同于一切西方政党的政治组织。

    远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前期,为了实行民主,毛泽东不仅亲自主持起草“人民宪法”;还曾明确提出“我们要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又重申过。此后,《党章》的“总纲”中,一直保持着令我心向往之的上述论述。我想,现在正是通过进一步宣传和精准的立法,逐步促其全面实现的时候了!

    我是在蒋介石召开了违反政协决议的所谓“国民大会”、侵占了延安后,在南京的白色恐怖和各色舆论的包围中,于1947年冬,读了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学着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分析所见所闻,并反复比较、多方论证,终于确认刘邓大军强渡黄河,不是“被迫逃窜”;而是“主动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从而逐步坚定了信仰。参加革命后,虽几经挫折,始终“痴心不改”,关键之一,就在于决定信仰之前,有过多方的比较与选择;而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单纯“一边倒”,开头似有必要,长此以往,不免利少弊多——常常“一放就乱,一收就死。”怎能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

    炎黄子孙的千年“大同梦”,因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而有了实现的希望。在“万里长征走完第一步”时,毛泽东曾郑重而精准地声明:“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而今,又“进一步”中国化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就是当代中国的灵魂吗——领导也是服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少数服从多数,最大的多数就是基层的普通老百姓嘛!所以,各级领导、各方精英,都要先学会当普通老百姓的“学生”,了解他们的愿望,然后才有资格当好普通老百姓的“先生”!

    近代西方的民主值得借鉴,但也因国家、民族和地域的不同而形式各异;我们——有十三亿人口、五十六个民族、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国土,有着五千年文明史和近两千五百年“大同梦”,为什么不可以创造一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民主的、党政军合一的国家形式呢?

    世间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绿叶,人和国家也一样。但是,十三亿人演奏的交响乐,总得有一个统一的曲谱和一名众人信得过的指挥呀!

                                       姑苏区离休干部 张及

中共苏州市委老干部局版权所有 地址:苏州市三香路558号 邮编:21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