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这本《老山、八里河东山自卫还击作战纪念相册》,我已珍藏了30多年。每当打开相册,抚摸着一幅幅有些泛黄的参战时照片,看到一张张亲切的面孔,一幕幕往事的场景,总会勾起对那段烽火岁月的回忆,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1984年7月,我所在部队赴中越边境参加老山自卫反击作战,至今已过去整整32个年头。在记忆的长河中,有些往事随着时间的流逝可能记忆不清了,但赴滇参战的那段特殊经历却是刻骨铭心、永远难忘。回首当年,千里铁路输送装甲,摩托化行军日夜兼程,战前紧张救护训练,阵地巡诊卫勤保障,星夜赶赴抢救战友,洗尘披甲胜利凯旋….;炮阵地、训练场,无影灯下、野战病房,到处都闪耀着白衣战士活跃的身影,诠释着救死扶伤,一切为了战友安危的崇高情怀。
为了缅怀那段宝贵的人生经历,根据保存的参战照片和时任师政治部宣传干事、战地摄影记者王伟国战友提供的照片以及相关的图片,并查阅有关资料进行了编辑整理,与战友和朋友们分享,再现我炮兵战神雄风,再现我师医院光荣集体的战地辉煌!
由于参战年代条件限制,所留图片很少,远不能反映参战部队的艰辛危难和可歌可泣的战斗场景,仅以此为引子,唤起战友们对炮火连天捍南疆那段岁月的更多回忆,永远铭记八一军旗上曾经飘扬着我们的名字,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们血染的风采!
【我们是光荣的炮兵师】
.JPG)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序列里,曾经有一支“战争之神”的英雄部队,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炮击金门、自卫反击等战役战斗中屡建战功,她就是我从军二十九年的老部队,驻扎在太湖之滨的炮兵原某师。

.JPG)
【部队开进,直奔南疆】

金戈铁马,挥师南疆。和平年代上前线的那一天终于来临。1984年7月我师受中央军委之命,进入云南省文山州赴中越边境参加自卫反击作战,集结于文山县驻训并于1984年12月接替老山、八里河东山的防御任务。

部队接到参战命令,迅速动员部署,齐装满员,整装待发。

全师部队从南京、江阴、无锡等地各自的营区出发,经铁路输送后,再摩托化行军到达目的地。

铁骑千里,日夜兼程。行军车队在崎岖的山路上盘旋前进。

老山位于云南省麻栗坡县船头以西,主峰海拔1423.2米,扼越南西北部河江市通向我国云南省的咽喉,由于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中越在老山地区进行了长达10年的争夺战。

麻栗坡县位于低纬度,属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老山地区有时也会云雾缭绕。

麻栗坡通往前沿阵地的山路。
【威武的战炮,钢铁般阵地】

面对越军炮火对我边境地区的袭扰破坏,参战官兵义愤填膺,忍无可忍。指挥员一声令下,炮兵群火力齐射,炮声震耳欲聋,火光染红蓝天,阵地硝烟弥漫,一发发仇恨的炮弹飞向天空,倾泻在敌群!


神炮显威,敌人胆寒。英雄的连队,钢铁般阵地。

威武战神,苍穹利剑,直指敌阵,令敌胆寒!

怒愤的炮膛,呼啸的炮弹,满载着仇恨砸向敌方。

参战士兵火线入党,为了胜利我要勇敢前进!

几经连续作战,坚守在战壕里的战士们太累了,你看这位战士握着手榴弹睡着了。

战斗间隙班务会。
.JPG)
我们是人民炮兵,我们是无敌战神,我们是共和国的骄傲!
阵地文化生活,彰显文明之师

我师不仅是敢打胜仗的威武之师,也是注重部队文化建设的文明之师,官兵们利用战斗间隙,因地制宜地开展文体活动,鼓舞战斗士气。同时,发挥部队优势,为驻地儿童开办学校,培训当地乡村医生等,密切军民关系。

战斗间隙,吹起心爱的口琴,唱起那动人的歌。

自制娱乐器材,活跃阵地文化生活。

以水当酒,弟兄们干一杯!

师文艺宣传队在炮阵地为战士们演唱,鼓舞部队士气。
.JPG)
把军民共建的作风带到边疆,部队医务人员利用战斗间隙为当地乡村医生授课,传授诊疗医术。

后勤部门想方设法搞好部队伙食,增强官兵体质。
【炮兵侦察英雄徐小丹】

徐小丹,一个响亮的名字,一个和我同年入伍的北京男子汉。在防御作战中他任某炮团侦察股长,自喻“眼镜王蛇”,你看他钢盔上的眼镜蛇标记。他机智灵活地观察和捕捉目标,指示我炮兵准确地严惩入侵越军,战绩突出,被中央军委授予“炮兵侦察英雄”称号!


【战神天使,救死扶伤】
炮兵部队的卫生医务人员被战士们誉为“战神天使”,平时担负军事训练卫生勤务工作,保障官兵的身体健康,战时则根据作战任务,跟随部队开设野战救护所,对伤病员实施医疗分级救治,最大限度地减少部队减员。

师医院在麻栗坡的“全家福”—— 一个光荣的战斗集体

在南疆参战时,我是师医院的一名军医。师医院全体医务人员,发扬“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伤病员”的大无畏精神,不辱使命,恪尽职守,认真负责,团结协作,为保障部队胜利完成作战任务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尽管参战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但师医院的医护人员始终以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姿态和饱满的斗志开展医疗救护工作。

在王惠忠院长(前排中)的带领下,医疗小分队到各团炮阵地巡诊,图为小分队成员合影。

战地野战手术室。

师医院医疗所“护士班”在参战期间出色完成医疗救治护理工作,成绩突出,荣立集体三等功。

师医院部分战友在西南前哨哨所前合影纪念。
.JPG)
医院炊事班克服困难,千方百计改善医务人员和伤病员的伙食,受到一致好评,荣立集体三等功。图为炊事班的战友们野炊训练归来。
【完成任务,班师凯旋】

部队胜利完成作战任务,于1985年5月底撤出,战车经过地方政府搭建的凯旋门,受到云南各族群众的夹道欢迎。


把胜利的喜讯告诉欢迎人群中的老妈妈。

经受战火洗礼,涌现了一大批战功卓著的单位和个人,我师所属某炮团最早进入阵地投入战斗并荣立集体二等功。
为国捐躯的英烈们,安息吧!

庄严肃穆的麻栗坡烈士陵园,捍卫南疆为国捐躯的英烈们就安眠在这里。他们的辉煌业绩永载光荣史册,他们的英名与日月同辉,与江河永存,流芳百世,功垂千古!

母亲为失去儿子而悲痛欲绝。

师医院女战士在麻栗坡烈士陵园祭奠。
.JPG)
一座座墓碑,一个个英灵,一桩桩英勇悲壮的故事感动着亿万国人。英烈们血洒疆场,为国捐躯,祖国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
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
一辈子都不会懊悔……,
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
一辈子都感到快慰!

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当兵的岁月有了参战的经历,军旅生涯锤炼了我们的钢铁信念,血与火的战斗洗礼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珍惜生命,珍惜荣誉,珍惜友情,珍惜当下幸福的美好生活!

衷心感谢王伟国及其他战友为本篇提供的部分照片和制作指导。
资料不多,水平有限,只为追忆和怀念那段特殊经历而作,并以此来纪念“八一”建军节。
姑苏区处级退休干部 王晓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