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年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千百万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英勇牺牲,换来了第一个梦,即将实现,来之不易,我们在探索中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走过弯路经过不少挫折,选择了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道,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贡献率近半,群众生活有了很大改善。老年人遇上了好日子!从衣着、饮食、居住、行走几方面来看,工业化、电气化等程度较高,有些人圆了几代人的梦!有些正在奔梦,会比现在更好。
1、 衣着:几次回故里细看,自己缝制的衣用品很少,可以说千字“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几乎绝迹。
2、 饮食:不像公社化大集体那样吃食堂,“红薯汤,地瓜馍,没有地瓜无法活”的局面。老人家也有饼干,水果不断,有的走亲戚也带上一箱牛奶及饮料,身体肥胖的超标不少见。过去是营养不良,现在是营养过剩。
3、 开始是农民不交“皇粮”,现在农村农民也发退休金,历史上没有。农村也有医保,有些地方还有大病保险,一般家庭不会因生病破产,报销比例高,群众特满意。
4、 交通:农民走路比过去也少了!有些人有电动三轮、摩托,满六十岁以上还免费乘公交。全国大交通,铁路有省道、国道初成网,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框架已成,朝发及至,过去排大队购票,已被网购取代。农业生产大都实现机械化,耕地、播种、收获,很少人工收割,粮食交易都在田间,收走了粮食,送来了钞票。农村有手机的很多,便于与外地子孙通话报平安。记得家乡1935年才装了电话。童年时 1936年冬有幸看到,还是挂机,感到很稀奇!等我装座机还是为共而装,已是1993年10月,等了57年才圆梦!那时打个长途要等大半天,甚至一天都排不上队。有急事大事时就发个电报。现在已绝迹,没人用被淘汰了。刚解放时县城内装几个大喇叭转播新闻及娱乐节目,那时买一台红灯收音机要花一两半金子,是奢侈品,后来半导体普及,现在是手机,可发微信、微博,还可以面对面讲话,有些电视有线网建成几十套节目,还有小圆盘天线自成系统。有些低头族看网上东西极其丰富,有点知识信息爆炸的感觉,知识面宽广,感觉人一代比一代聪明。
5、 居住:刚解放时对社会主义是什么,形象说法“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农村城市都有很大改观。农村是喜欢修四合院,就是修小楼也要建围墙,在东南或东方开个门,再装上瓷制的“紫气东来”横匾。有些两层的下面放东西,厨房及客厅。楼上住人安静点,还居高临下看远点,还可以在上活动活动。2013年夏探故里亲朋,住妹妹家。苏州高温走时是41℃,半个月回来时仍是41℃最后一天。因是黄河流域,中午闷热,早晚较凉,家中有电风扇慢速可以,有条件的电冰箱,浴霸,空调都有,大部分是在外工作 农村。看看有些房子单门独院,在城市中要地市级干部才有此条件。亲友回答,就这点房子!不像城市还有那么多退休金。半月回来戏称这为“避暑游”。一般人在大树下乘凉也很舒适。近几年党提出“两梦”及“一带一路”战略决策。为我们绘制宏伟蓝图,本世纪四十年代将更富强,人民幸福度更高,那时在国际上将发挥更大影响!
姑苏区离休干部 赵金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