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晋善晋美”之类的广告词满天飞的今天,我不由想起从前上海梁新记的《长命牌》牙刷,有一句“反话正用”的绝妙广告词:“一毛不拔!”它还曾演化为歇后语——“梁新记的牙刷:一毛不拔”呢,可见其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其实,最早的“一毛不拔”者,却是春秋战国时“百家争鸣”中的一家——杨朱。这位“杨子”虽无专著传世,但其主要观点却散见于《孟子》《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书中,其思想如“贵生”、“重己”,反对别人对自己的侵夺,也反对侵夺别人……在战国初期曾颇流行;在《韩非子》中他还被点赞为“轻物重生之士”。但主张“人之初性本善”的孟子,自然看重墨子的“兼爱”“利天下”,而对“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很不满了!
当然,自从人类依靠群体的团结协作(和从而产生的智慧)战胜凶禽猛兽的利爪尖牙而成长为万物之灵以来,人类社会经历若干万年、艰难曲折又波澜壮阔地呈螺旋形的发展,今天,已经是一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不可分割的整体了。
但是,当初阶级剥削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吗?现在回顾也确乎如此。因为,那时人类还处于幼年时期,只看到分工合作、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效益,却没料到权力带来了人类残余兽性的回潮。而今,人们已经逐步觉悟到人与人之间不可分割的相互依存关系。故不论强弱贵贱,都应平等相待、力争互利双赢了——这是大势所趋!
当然,每一次社会大发展前后,都会有一段“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浪淘沙;是金子、再小也会闪光。因此,凡事都要善于“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也即“实事求是”);我们必须学会“沙里淘金”;机遇难再,时不再来呀!你看,“一毛不拔”本为负面词,用在牙刷上却成“正能量”了。“贵生”、“重己”,反对别人对自己的侵夺,也反对侵夺别人。自然也无可厚非(甚至也还有点含金量);倘扩大为“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不就是典型的极端个人主义了吗!
比如走路,左转弯不靠右走;乘“地铁”(或“公交”车),不少年轻力壮的帅哥靓妹,也爱抢占“爱心专座”,而且当后上车的“老、病、残、孕”就站在面前,也视而不见,甚至自己只剩一站了,也舍不得让座;还有,开车遇斑马线不减速、遇积水也飞驰而过,溅得行人一身水……凡此种种,不就是“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吗?我真为这“帅哥靓妹”的下一代担心——连“百兽之王”的猛虎都沦为“濒危动物”了,任何一个不会主动“我为人人”的孤家寡人,不给凶禽猛兽“各个击破”才怪呢!
就此打住——但愿是我这耄耋老朽忧天了!过犹不及。也许我们这个国家从秦皇汉武以来,专制得太久太久了,总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东汉民谣唱的“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的现象,今犹“有过之无不及”也!大如,生产远未社会化就急急忙忙搞“一大二公”;一说也要发展民营经济,就认为“其实即‘私有化’”等等。
姑苏区离休干部 张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