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机构 工作动态 离退休干部党建 服务管理 发挥作用 队伍建设 学习园地
三生有幸——我的六十感怀
【发布日期: 2014/11/27 】【来源: 姑苏区 】【阅读次数: 2193 】【关闭窗口

不知不觉又到马年。这个马年,对于普通的中国人而言,只不过是年复一年的又一个开端,而对于属马的我来讲,则正好进入退休之年。六十年虽已过去,但往事历历在目。要问六十年的人生之旅有何感想,唯有“三生有幸”四字令人欣慰。

三生有幸,是因为我出生在温暖的家庭。我家虽属苏州郊区一普通农家,家境贫寒,生活拮据,我小学尚未毕业即因“文革”而辍学,不久即代替患有哮喘的母亲跟随父亲奔波于苏州城乡各个建筑工地,16岁参加劳动后又务过农,种过花,打过工。但幸有严父慈母辛勤操劳和亲朋好友相助,一家六口得以解决温饱。又幸有母校虎丘中心小学诸位师长悉心教诲,兄妹四人得以健康成长。虎丘塔下、山塘河边,留下了我单薄瘦弱的身影,也留下了我的艰辛与欢乐。

三生有幸,是因为我成长在火热的军营。1972年12月我离开江南水乡,来到西北边陲的军营(宁夏固原、陕西宝鸡、甘肃平凉)。二十年军旅生活淬砺,我有幸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步兵师的作训科长,又得以在师文化轮训队学完初中课程,考入宝鸡教育学院中文系带薪脱产培训两年获得大专文凭。首长的关心,战友的帮助,使我完成了由一名幼稚的农村青年向合格军人的转变,其中不乏多位当时的首长、后来的将军成为我的忘年之交和良师益友。六盘山下、练兵场上,留下了我无怨无悔的青春,也留下了我的牵挂与思念。

三生有幸,是因为我工作在美丽的苏州。1992年9月我离开火热的军营,转业回到地方工作。基层、机关、政府、区委、政协,不断转换,不断适应。又函授了本科,丰富了知识。这里是生我养我的故土,这里是“两个率先”的热土。我有幸亲历了金阊区的发展和姑苏区的诞生,有幸牵头协调山塘历史街区保护性修复十余年,有幸到国内外参观学习,更有幸与许多党政领导、专家学者、影视明星合影。古城内外、大江南北,留下了我激情燃烧的岁月,也留下了我的光荣与梦想。

三生有幸,九九归一,是因为我有幸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这是一个中华民族凤凰涅磐、不断崛起的伟大时代。置身这个时代,我们的小家庭和和美美,大家庭其乐融融,立志、立德、立业、立言,人人心怀远大理想,个个渴望人生出彩。为了这个时代的到来,我们的父辈先贤们盼望了多少年、奋斗了多少年。而我却是生逢其时,梦想成真,人生如此,夫复何求?“三生有幸”,简单四字恰是我如今最真切的感受。尽管我于这个马年将老马归巢、回到家庭的港湾,但只是美好的人生转入了一个新的篇章。幸福的明天正等待着我们去体味、去享受。

此为本人之六十感怀,虽自言自语却有感而发,愿与各位亲朋好友共享、互勉。

 

作者:姑苏区老干部平龙根

                          

中共苏州市委老干部局版权所有 地址:苏州市三香路558号 邮编:21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