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电影《苏联亡党年20年祭》第1、2集,惋惜之情油然而生。曾经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马列主义、曾经是新中国的学习榜样、曾经是我国广为宣传的“中苏同盟无敌于天下”、曾经是社会主义国家“领头羊”的苏联解体了,“苏联”这一国名从此消失了,实在令人痛心。 苏联和中国虽然都是社会主义国家,但是,在对马列主义的态度上存在差异,随着进程和沿着发展的轨迹,苏联从开始的失之毫厘到后来成为差之千里。两国对照,相形见绌,苏联从整体走向分裂,从强大走向消失;中国则不断创建光辉,不断走向强大。 从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十月革命成功到苏联解体,是经历从偏离马列主义到完全背离马列主义漫长过程的。最早在斯大林执政时期已开始偏离马列主义。斯大林在他的著作中虽然对马克思主义有过阐述,但在他的行动上却偏离了马列主义。当十月革命胜利,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后,列宁立即向外宣布废除沙皇俄国时代与外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但斯大林未将中国的海参崴归还中国;斯大林又使中国的外蒙古成为苏联的附庸国--蒙古国。这反映了斯大林的扩张野心,有悖于列宁的意愿。 苏联红军在反法西斯的卫国战争中,攻克柏林一路解放了东欧的不少国家,以及新中国在1949年诞生,那时世界上存在着两大阵营,即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社会主义阵营除苏联横跨欧亚两洲外,在亚洲有中国、金日成领导的朝鲜、胡志明领导的北越,在欧洲有东德、波兰、南斯拉夫、匈牙利、捷克、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人们多么盼望社会主义阵营日益壮大强盛起来。但是,斯大林批判“不听话”的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把南斯拉夫排斥在社会主义阵营之外;当捷克发生贝多菲俱乐部政变性质事件时,毛主席向苏联建议出兵干预,但苏联未出兵。苏联后来的领导人在社会主义阵营中孤立由中国力挺的“山鹰之国”阿尔巴尼亚,阿尔巴尼亚国家领导人齐奥萨斯科在后来国内发生政变时携同妻子化妆逃难,被政变当局捉住,夫妻双双被就地枪决。总之,这些由苏联红军解放在东欧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先后改变了颜色与社会主义阵营无缘了。其原因有国内的、国际的多种因素,也有其领导人自身的因素,但与执政党的马列主义水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斯大林逝世后,他的弊病如独断专横、大国沙文主义的作风影响着他的后任者。赫鲁晓夫在篡夺最高权力之后,大反斯大林,大搞修正主义,以致中苏关系破裂。我国政府与赫鲁晓夫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人民日报》连续发表评论赫鲁晓夫的文章,以事实肯定斯大林的功绩,指出斯大林的过与功是三七开;用赫鲁晓夫在斯大林生前对斯大林肉麻的恭维言行来揭露他玩弄的两面派手法,批判赫鲁晓夫把共产主义说成“土豆加牛肉”的谬论等等。赫鲁晓夫就倒台了。上台的苏联领导人更是运离、背离马列主义,在频繁的更迭中执政的理念混乱,国策没有延续性和连贯性,各持主见,各行其是,甚至对于部分重要国策在任者与上一任相悖。戈尔巴乔夫则主张国家权力多党制领导,到叶利钦执政时干脆宣布解散苏联共产党,只求他自己保住总统的权力。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 在此之后的2004年,由苏联红军在二战中解放的7个原华沙条约国加入北约,北约在东扩中完成了对俄罗斯的钳形包围,北约战机从波罗的海三国起飞,不到10分钟就可以进入俄罗斯领空;北约还在2008年4月的布加勒斯特峰会上提出(原苏联的)格鲁吉亚和乌克兰将在未来加入北约。前不久的2014年上半年,即发生乌克兰危机时原苏联的立陶宛和爱沙尼亚各有一个城市由美国派出的2个伞兵连同时分别驻扎各1个连,成为美国的军事基地。奥巴马提出的战略重心东移,所谓重返亚太地区,意欲遏止中国。 尽管如今世界政治、军事的格局起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中国坚持马列主义原理,肩挑当时斯大林不予执行的列宁生前的意愿,在地球上广交朋友,一贯无私地援助落后贫穷的国家,并对各种邪恶势力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维护真理和正义。中国的发音在国际论坛上引起了共鸣、赞同和支持,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威望越来越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国的军力和装备越来越强盛和先进。现在,全国人民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在持久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洪流中,正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来实现千百年来无法如愿的中国梦。愿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领导人代代传承马列主义真谛,千秋万代,把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苏州创投离退休服务中心离休十九支部 季楠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