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匆匆,稍纵即逝。记得201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以其歌词朴实细腻、深情震撼,触动着观众的心,引发了全民探讨“时间都去哪儿了”的话题。
正像歌词里所唱的,“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回想起半个世纪前,我从一个孩童成为一个粮食工作者,每天的时间都是读书、务农或是工作。当然,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们也积极学雷锋学英雄模范,希望自己不虚度一生。“文革”中我经历了审查、“反革命份子”等一系列过程。在39年工作中,埋头苦干、勤奋学习,做出优异成绩,被省厅四次、地区及县粮食局九次、县政府两次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保粮模范并颁发奖状,激励自己为革命工作作出了毕生心血。 虽不能自诩为“粮食战线上一朵红花”,但也为自己兢兢业业奉献一生而自豪。1954年春,同爱人结婚后,生儿育女,在生活中每天为煤、米、盐、油、电、菜、水开门七件事而操劳。“转眼就剩下满脸的皱纹”,“满头白发”。想想这八十多年的日子里读书、务农、做粮食保管,从会计到统计师,几乎占据了我的整个人生。离休后,要“发挥余热”和“老有所为”。每天坚持锻炼身体、阅读书报、写写稿件、照料骨折的老伴和培育儿女等事忙碌着。
大家都在感慨“光阴似箭”,时间过得太快了。习主席也在感叹他的时间都被工作占去了。艰难的岁月,我们徜徉其中会嫌“时间过得这么慢”;可一旦回忆起却发现日月如梭,弹指一挥间,转眼就是几十年,时代在前进;1993年5月离休后,第五次从工作和生活39年的苏州吴江芦墟镇千里迢迢到徽州休宁山村——酸梅村探望亲友邻居们,谁知当年亲友、邻居中60多人,竟然13人病故了,当年本族帮助过我的亲人及当年和我一起战斗的离休同志也大多去世。风刀霜剑容颜,聚首相逢两鬓白。
匆忙的日子让我们忽视了生命最重要最简单的亲情、友情、爱情,“时间”也随着年华而匆匆逝去,面对现实,我们这些花甲老人要过好自己的每一天。我们有个口头约定:在有生之年要活出精彩,要用好剩余“时间”。随后的日子里,我们借助发达的电子信息产品、电话嘘寒问暖、短信等通报平安、QQ连线聊聊天……我们力求:每天做家务、安排时间学习、晨练活动,保持健康身体,养成乐观心态。不要全身心地“为儿女做牛马”而忽视自己,趁有生之年为党、为人民发挥余热、敬老培幼、与亲友多沟通,趁着能走得动时,陪同老伴就近古典园林去逛逛……年轻时的愿望尽量实现,不留遗憾;老同事、老邻居经常见见面,聊聊天,一起畅谈祖国建设的成就、人民生活的幸福。如何过好我们的晚年。
如果,在我临终前,要问我的时间去哪里了,我会说:合理安排好时间,让每一天都充实有意义,我的时间永远都在我身边!
作者:吴江区离休干部:程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