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机构 工作动态 离退休干部党建 服务管理 发挥作用 队伍建设 学习园地
忆高考
【发布日期: 2014/6/9 】【来源: 吴江区 】【阅读次数: 2162 】【关闭窗口

    高考,对于学子来说,似乎是人生的一道坎。对于经历高考的人来说,每到此刻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感慨。

    老干部王正斌参加的是1946年的“高考”,回忆68年前的考试经历,很多东西已经记不起来了,比如什么时候考的,哪天考了什么,但有些东西却让他记忆犹新,就如电影片段般不断在脑中回放。

   “解放前并没有真正意义的高考,我参加的只是全国各所大学的招生考试,每所学校的考试时间并不统一,试题也是由各校自己出的,考试时间一般为两天。”王正斌告诉记者,他还清楚地记得参加浙江大学招生考试的一道英语考题,题目要求用英语翻译一遍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这道当时难倒了不少考生的题目,却成了王正斌脱颖而出的“武器”。

    1946年夏天,高中毕业的王正斌和其他少数同学一起踏上了“高考”的征程,他说:“各所大学的招生考试时间会在暑假期间陆续公布在报纸上,毕业后我就每天留意报纸。”王正斌先是去了上海交通大学,后来又去了南京中央大学,再后来去了浙江大学,每次他都是拿着父母给的微薄的生活费就出门了,乘火车都是站着的,住宿都是直接在学校解决的,吃饭都是捡着最便宜的买。

    几次考试下来,王正斌对自己的表现并不满意,于是回到吴江后,他马上找了一份教书的工作,可就在去学校上课的第一天,他接到了浙江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当时都不知道自己到底考了多少分,直接寄过来的就是通知书,随后报纸上也会刊登出来。”王正斌说,当时考生没有现在多,但是国立大学很少,所以竞争程度一点也不比现在小。

 

                  作者:吴江区离休干部王正斌    来源:吴江日报

中共苏州市委老干部局版权所有 地址:苏州市三香路558号 邮编:21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