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苏州市老干部局组织“市区离退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同志,参观常熟蒋巷村,我躬逢其盛,感悟颇多,尤其是在介绍村的短片中,每天清晨,常德盛(村党委书记、董事长)上班途中,与老人、大婶、员工,微笑地或握手,或问候,或点头致意……此时,荧屏一句旁白:他总是“微笑面对每个人”。
此话不假。那天到村里,我一个人擅自离队,随心漫步,东张西望,观察动静,与老常不期而遇,微笑地迎面而来。他不认识我,我认识他——在媒体上常见。他的微笑鼓励了我,一边掏手机,一边提要求:“常书记,我俩拍亇照吧!”他连声说好,与我并肩而立,留下一个永恒的“微笑”!
微笑是人类独有的、最靓的行为表情。微笑是世界最美的、通用的交际语言。在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人们开始紧张而艰苦地重建新生活中,世界精神卫生组织将1948年5月8日确定为首个“世界微笑日”,旨在鼓励每个人绽放微笑,缓解压力,融解人们彼此之间的冰霜和风寒,在人与人之间传递愉悦与友善,促进人类身心健康,增进社会和谐。我在度过2014的“世界微笑日”,又见老常几十年“微笑面对每个人”,真是个缘分,又是次教育。
老常“微笑面对每个人”真有效。他带领全蒋巷人,怀着“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的信念,艰苦创业几十年,将一个曾是“小雨白茫茫,大雨成汪洋”、吸血虫横行的穷乡僻壤,如今建成“全国文明村”、“ 国家级生态村”、“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全国创先争德先进基层党组织”,成为中国农村改革开放,欣欣向荣的缩影,中国农民勤劳致富,和谐生活的例证!
老常“微笑面对每个人”不容易。他上至中央总书记,下至镇县官员,“微笑面对每个人”,自不待言,可以理解,而要面对自已管辖的黎民百姓,以及素不相识的人,没有群众路线思想,平等友善作风,乐观向上心理,携手同进愿望,是不可能做到的。不是有的官员(包括村官),嘴上唱“人民是自己的衣食父母”,可是他们的微笑行为表情,只对上级“每个人”展示,对黎民百姓,衣食父母,一个、半个也不给的。这也可以理解,因为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残余和现阶段的干部制度缺陷,官员的加官晋爵,升级增薪,权在上级官员,群众是不可置喙的。不就有媒体披露有些官员的“雷语”:“如果你上访,还只是人民内部矛盾,你要罢免市长,就是敌我矛盾”(吓唬群众);“你准备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去说话”,(责问记者)。这种官员会给群众赏脸——那怕是一个微笑吗?!
因此,我的感悟有二:一是各级干部在当前学习实践群众路线教育中,要把“微笑面对每个人”的行为表情,列为改变作风的题中之义;广大群众在当前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要把“微笑面对每个人”的行为表情,作为日常社会生活的行为规范。
讯悉,近日,南京“青奧会”组委会对大会志愿者,举行集中培训,其中,“微笑”是一项,将一支竹筷夹在两唇之间,练习眉开眼笑,喜迎八方来宾。这里,我置喙一句:微笑不只是一项行为表情的技巧活,更是一种个人品质的精气神,要“外练”,更要“内修”。
每个人(男女老少)都以“微笑面对每个人”吧,男人的真诚,女人的温柔,孩子的欢乐,老人的慈爱,老师的鼓励,朋友的友善,同事的热情,领导的亲切……都在微笑中释放,营造温馨的气围。
作者:公差(杨文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