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机构 工作动态 离退休干部党建 服务管理 发挥作用 队伍建设 学习园地
冯凤德:《银潮》杂志读后有感
【发布日期: 2013/1/23 】【来源: 创投离退休中心 】【阅读次数: 2690 】【关闭窗口

 

2012第10期《银潮》我最喜欢的文章是:

一、李洪华:33年“醉心”调解不言悔

当前,我国社区工作的难点是调解。即使是专职调解员,往往也被弄得焦头烂额。但是,山东定陶县的一名伤残退伍军人李洪华,他终日依靠拐杖行走,却自愿承担了村里3000多人的义务调解员。他不拿公家的报酬,一干就是33年,拖着残腿穿梭千家万户,先后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500余起,制止集体上访12起,群体械斗5起,成功率98%,履行协议率96%,避免诉讼率100%。

以上了不起的成绩,李洪华是如何取得的?首先,他必须克服残腿拄双拐行走的不方便,他开始练习单拐走路,继而练习单腿骑自行车,经历了右脚磨破起泡和浑身被摔得青一块紫一块的痛苦,终于取得成功。这样,地方远,骑车去,地方近,就拄着单拐去。

接着,他又要克服被调解双方的互不服气的困难,他坚持调解原则:一手托两家,向理不向人,坚持公平公正,用亲情、友情、乡情劝说群众,从而化解了无数尖锐复杂的矛盾和争斗。

李洪华进行调解工作的另一特点是;充分运用法律武器。他仅有初中文化,法律是他在担任义务调解员后自学成材的,因为他在调解工作中深刻体会到,如果不使用法律武器,被调解对象往往是互不服气的。李洪华坚定地走在义务调解员的人生道路上,终生无怨无悔。

二、臧克茂:“铁甲”院士的挚爱柔情

臧克茂出身于武进县的一个小地主家庭,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奇迹般的被解放军“哈军工”录取,第二年,他又获准加入共产党,一方面说明“哈军工”党组织排斥了唯成分论,同时说明臧克茂确实十分优秀,他的所作所为完全符合入党条件,后来他用毕生的战斗经历证实了这一点。

以后,他调入装甲兵工程学院。他日夜奋斗,吃着咸菜和凉馒头,受尽千辛万苦,终于研制出“万向车”。这项研究成果,使我国一、二、三代主战坦克的瞄准时间缩短47%,命中率提高35%,静默待机战斗时间增加了一倍以上。

与此同时,他又患上了膀胱癌,穿刺、活检、理疗、化疗……频繁的手术,差些要了他的命。但他将此置之度外,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将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和“死神”作着赛跑。

天道酬勤,1995年,臧克茂不但战胜了膀胱癌,而且研制出我国第一台PWM炮控装置,使我国主战坦克进入了国际先进行列。

三、“草鞋将军”王定烈

94岁的王定烈,参加过红军长征,在长征途中,他两次生重病,一次是急性胃炎,一次是重感冒,居然奇迹般的活了下来,不能不说是命运十分照顾他。

1937反动的“马家军”射出的一颗罪恶子弹,在我们的英雄王定烈体内生存了16年,到了1953年才取出来,王定烈却幽默地说:这颗子弹跟我当了16年的朋友。多么宽阔的胸怀啊!

王定烈老将军在卸任后的几年里,先后到江苏、湖北、河南、河北、山东、四川的农村调查研究考察,为农村建设和发展献计献策。因为他心中念念不忘老区人民啊!(苏州创元投资离退休干部服务中心  冯凤德)

 

中共苏州市委老干部局版权所有 地址:苏州市三香路558号 邮编:21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