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宇宙,无边无际,无始无终。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正如唯物辩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所指出的一样:这“否定”从来都是保持了肯定东西的否定,从来对过去都是既有所“扬”,又有所“弃”,所以叫做“扬弃”。这就是事物能够呈螺旋形向前发展的秘密呀。所以,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科学发展观,也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九十年来,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既有所‘扬’,又有所‘弃’”的丰硕成果嘛!所以,“继往开来”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大实话。
十八大选出的七位政治局常委,有四位曾经是“知青”。这使我分外高兴——因为,当年城市知识青年的“上山下乡”运动,虽存在不少问题,但总体上对那一代青年、尤其是胸怀革命理想的青年的磨练(夸张一点说),不亚于红军时代的“万里长征”。而且,中央红军长征才为期一年,四位常委的“知青”生涯,都在二年以上。当选为总书记的习近平同志,1953年6月出生,从1969年1月(年方十六)到1975年,当了6年多“知青”,期间,于1974年1月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以后,还当上了生产大队的党支部书记。(李克强同志也是当“知青”时入党,也当过生产大队的党支部书记。)这与农村基层群众休戚与共、水乳交融的二至六年之积累,可使他们今后领航中国时,只要脚不离地,便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相信他们定能精确地“继往”,也能在此基础上,创新地“开来”!
其实,每个人出娘胎后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继往开来”也即不断“扬弃”的过程。当下,入学新生先参加军训,提倡大学生入伍当兵、大学毕业当村官等等,也都是当年知识青年 “上山下乡”(经过“扬弃”后的)新发展。
我虽然无缘成为“知青”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却因艾思奇《大众哲学》的指引,于解放战争后期到了苏北解放区,参加了人民解放军,去“为工农兵服务,向工农兵学习”。并且,确实是“经过长期的甚至是痛苦的磨练”而获益匪浅。虽然由于有时还是被迫的,因而,真正能从思想情感上与最广大的基层群众打成一片,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时,已近“烈士暮年”,难以为人民多作贡献了。但终于还是不仅能“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并且已习惯于跳出个人得失的小圈子,从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看待周围发生的一切,故虽历经坎坷,已年逾八旬,居然身心犹健,并常常异想天开,或“咬文嚼字”、推敲平仄;或信笔涂鸦,自得其乐;而且敢以“一得之愚”供同好分享也。
作者:金阊区离休干部 张及
|